新收費基層遭殃 看病難雪上加霜

近年港府施政頭頭碰着黑,公共服務捉襟見肘,無計可施之下往往加價了事,公立醫院多項服務昨日起實施新收費,正是當局磨刀霍霍向市民的典型。問題是,公營醫療千瘡百孔,醫療事故不絕如縷,加價除了令基層看病難上加難,又解決到甚麼問題呢?

公院全面實施新收費,當中以急症室加價八成至一百八十元最受關注。當局的如意算盤是透過加價將濫用急症室的病人趕往私營市場,昨日所見,急症室雖然不算特別擠迫,但求診人數也不見顯著減少。有求診市民坦言,不會因為公院加價而轉投私院,因為兩者收費始終存在差距,加上急症室可提供驗血、照X光等服務而不另收費,私院根本無法相比;更有市民批評加價荒謬,因為公院最大問題是人手不足,港府動輒打劫市民荷包,無異於懲罰基層病人,皆可謂一語中的。

誠然,急症室存在濫用情況是不爭的事實,但有頭髮沒有人願意做瘌痢,若非私營醫療收費昂貴,遠超一般人負擔,又怎會有病人願意耗費長時間等候見醫生呢?正如病人組織指出,加價只會影響低收入人士的求診意欲,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絕症,未來公營醫療成本只會更高。這樣說絕非誇張,最近有長者因為販賣一元紙皮而被食環署檢控,當時整副身家就只有三十多元,試問這類基層長者怎麼可能捨得付上近二百元來看醫生?結果只會是有病也不敢醫。何況急症室使用量上升的同時,本港人口亦不斷增加,單純以加價壓抑自然需求增長,顯然是本末倒置。

要杜絕急症室遭濫用,增加普通科門診名額才是正途,但這又涉及人手不足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公院醫護人員「十個煲七個蓋」早已成為常態,也被視為醫療事故長爆長有的最大原因。食衞局最新的報告更指出,至二○三○年公院將欠缺逾千名醫生及一千七百名護士,足見問題不斷惡化。儘管當局提出增加醫科生名額、挽留公院人才及增聘海外醫生等應對措施,但不是遠水難救近火,就是阻力太大,難以推行,尤其是增聘海外醫生最為本地醫界反對,要是港府有能力打破這些障礙,人手荒早就解決了,又何至於淪落到今日亂象叢生的局面?

說句公道話,港府並非全然不肯投放醫療資源,單是未來十年已預留二千億元,而醫管局每年的經常性開支亦超過五百億元,絕非小數目,但公院逼爆問題依然如故,證明「有錢無人」,一切也是枉然。事實上,有醫院無醫生、有床位無護士的荒謬場面已悄然上演,天水圍醫院至今無法提供全面急症室和住院服務,正是人手不足之故,而明年開幕的啟德兒童醫院也面對同樣問題。

香港就是如此荒謬,一方面是公營醫療人手嚴重不足,看病難上加難,一方面是任何改革訴求都遭到阻撓。港府無法增加醫護人手,惟有訴諸加價將市民趕往私營市場,其實跟斬腳趾避沙蟲並無二致,最終結果是標本也不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