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海水受污染的情況令人憂慮。當局再在一號至四號廠房出水口驗出放射性碘濃度超標逾三千倍,為目前錄得的最高值。另亦驗出銫-134超標五百二十倍。科學家雖估計核電站的海水輻射污染應該僅限於當地,但若出現大規模的長期污染,對海洋食物鏈造成極大威脅,屆時日本當局或需設立禁漁區。目前已有不少外國買家停止入口日本海鮮,以策安全。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昨日表示,當局前日對福島核電站排水口附近採集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發現海水中的放射性碘-131濃度大幅超標三千三百五十五倍,即每立方厘米海水含有一百三十貝可;銫-134亦驗出超標五百二十倍,保安院稱水可能以某種方式流入大海。有專家認為放射性物質會對海洋食物鏈造成威脅。美國核子安全專家萊曼則指,稀釋過的輻射污染物質會在部分海洋生物體內濃縮,例如水銀會在吞拿魚等大型魚類體內濃縮,海藻和貝殼類動物亦會濃縮特定化學物質的同位素。
有專家指,碘-131的半衰期為八天,故即使海洋生物體內有濃縮殘留,只需禁止捕魚或食用海鮮一段時間,對人體的影響不大。然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海洋學教授博克索爾指,他更為擔心銫和鈈會進入海洋,在食物鏈存在很長的時間。銫和鈈的半衰期分別為三十年及數萬年,且可能沉澱海床。他說:「若海水中含高濃度的銫和鈈,禁漁區可能要設立很多很多年,區內不能進行漁業活動,區外亦應設立額外區域,定期檢測有否出現放射性物質。」
輻射問題未解,不少日本出品都被放棄。有外國買家擔心日本海產受輻射污染,紛紛停止入口日本海鮮。日本農業部門亦將對福島附近的耕地作輻射檢驗,稱希望米農在四月中開始播種前,完成檢驗一百五十個土壤樣本,以確認耕地能否種米。
南韓昨日指,從十四個日本進口食品樣本,包括餅乾和麵包中,測得微量碘及銫,但表示對人體無害。近日不少南韓民眾紛紛搶購海藻,相信可以防輻射。而一批由日本愛媛縣出口到意大利的毛巾,上周四在羅馬機場也須放射性物質測試,無法順利通關。
而東京的金町淨水廠上周發現自來水受輻射物質污染後,前日又驗出自來水樣本中帶有碘-131,超出嬰兒飲用的上限,當局呼籲父母不要讓嬰兒飲用或用來開奶。
在核輻射洩漏進一步擴大的陰霾下,全球各地均爭相搶購檢測輻射的儀器。美國分銷商稱相關儀器供不應求,目前已沒有多餘存貨推出市面。俄羅斯當局則於上周六至前日期間,在遠東地區發現來自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碘,但強調不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