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患者十年後失藥效

本港每千名六十歲長者中,便有一至兩人患柏金遜症,近一成人更於五十歲前發病。患者於病發首二至三年屬「蜜月期」,服藥後可有效控制手震及僵硬等徵狀,惟十年後幾乎全部患者均會出現「藥散」現象,藥效會開始減弱,令病情反覆。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引入本港首份「藥效變動」問卷,證實可準確發現近九成「藥散」個案,有助醫生及早調整治療方案,令病情重新受控。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榮譽臨床導師陳然欣指,約一成柏金遜症患者於五十歲前發病,她遇過最年輕的患者更只得卅九歲。該症常見徵狀包括手腳震顫、肌肉僵硬、動作緩慢及易失平衡等,病徵通常先在一邊手腳出現,繼而漸蔓延全身。

三年後漸減功效

大部分患者於病發首二至三年屬「蜜月期」,即藥物能持續穩定徵狀,患者可與常人無異。惟柏金遜症會持續惡化,患者最終會進入「藥效變動期」,引發「藥散」現象,藥效會開始減弱,每次服藥之間均會反覆出現徵狀,嚴重影響生活。約一成患者於發病首年便會出現「藥散」現象,有關比率每年增加一成,即十年後幾乎所有患者均有「藥散」。

中大腦神經科副教授莫仲棠指,大部分患者均不察覺自己有「藥散」,因他們未必會出現手震等運動性徵狀,而是出現痛楚、抑鬱及驚恐等感官或精神徵狀;而患者一般每隔半年才覆診,醫生亦較難在診症時察覺「藥散」。中大於○七年引入國際通用的「藥效變動期」問卷,抽取其中最重要的九項問題,制訂成首份適用於本地的問卷,並以四間公立醫院近一百名柏金遜症患者作測試,結果發現問卷準確度達八成六,與國際相近。

倡每年填寫問卷

他續稱,以往有「藥散」的患者需增加服藥次數,由每日三次加至每日五至六次,容易減低服藥依從性。近年公立醫院引入新一代藥物,每日藥效較舊藥延長兩小時,毋須增加服藥次數。他建議早期患者可每半年至一年或於覆診前填寫問卷,讓醫生可及早發現「藥散」現象並轉用新藥。但他亦強調,柏金遜症屬無法逆轉的退化性疾病,患者轉用新藥後數年仍可能再有「藥散」現象,屆時便可能需增加藥量,或採取其他治療方法。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