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香港問題外交層次

中南海大人們,特別是專責港澳事務的大人,在處理香港事務上的思路(所謂港澳事務,主要還是香港事務),看來已出現了新的變化,那就是將香港問題從「內政」,回歸到「外交」的層次。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從中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開始,就是一個外交問題,中聯辦的前身新華社香港分社在回歸前後的兩位社長周南和姜恩柱,就是外交系統的官員,而當時中南海直接負責香港事務的副總理錢其琛,也是由外交部長升任。

回歸之後,香港事務表面上變成了中國的內政,但其外交本質其實沒有改變,因為香港依然是個全開放的國際城市,國際社會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特別是美英勢力,繼續在香港積極活動,其影響力並沒有減少,在某些方面,更勝回歸以前也。

然而,回歸後中南海可能因為「內政」思維的影響,「港澳事務」感情濃烈,港澳辦的參與無形中增強,香港問題的外交性質逐漸淡出,但國際勢力在香港依然活躍,在此消彼長之下,也就容易產生問題矣。

二○○三年香港出現五十萬人大遊行的非常事件,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一個客觀的效果,就是香港問題再一次「震動」了中南海的思維,並調整了對港政策,由國家副主席直接負責港澳事務,其中一個政策取向,就是外交系統重新介入香港事務,香港問題的性質,由內政「回歸」外交層次。

這個政策轉變的第一個迹象,乃是董去曾來後的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每次到北京述職的一個指定動作,就是盡可能安排外交部長與他會面。

第二個迹象,今年香港政改方案的「談判」和最終拍板的過程,儼然有美國參與的身影,美國駐華大使和駐港總領事,好像比香港建制派中人乃至特區政府,更早知道中南海會接受超級區議會方案。

第三個迹象,現在已經半公開,那就是由外交系統高官出任港澳辦主任,香港問題「歸位」,再次正式提升到外交層次。

當前中南海最重視的外交關係,乃是中美關係,從種種迹象觀察,香港問題已經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環節,而且在某些獨特課題上,更是敏感環節。

史進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