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隨時變身超強颱風的「鮎魚」,名字來自韓國,於當地當有鮎魚出現令人有快要下雨的聯想;鮎魚屬鯰魚類,是一種在河流或湖泊常見的魚,魚身大,嘴旁長有長鬚。而本港過去亦曾多次受超強颱風吹襲,天文台需懸掛十號風球,帶來強大的破壞和人命損失,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一九七九年的「荷貝」及六二年的「溫黛」。
本港過去多次受超強颱風吹襲,其中心風力超過二百公里,包括一九六四年的「莎莉」,當時的中心風力一度高達二百一十二公里;七九年的「荷貝」,中心風力每小時亦達二百零三公里,當時天文台懸掛十號風球,風暴造成十多人死,二百多人傷。至於七一年的「露絲」亦不弱,中心風力每小時達一百九十四公里;如要數歷來後果最嚴重的襲港超強颱風,莫過於六二年的「溫黛」,造成數百人死傷,數千人無家可歸。不過,上述曾襲港的超強颱風,中心風力若與「鮎魚」橫掃菲律賓時的二百二十公里相比,仍有距離。
不過,為本港帶來破壞的風暴不一定要是超強颱風,如○八年的「黑格比」,中心風力未屬超強,但仍帶來嚴重破壞,隨之而來的暴雨更令全港多處地方發生水浸,當中大澳為重災區,一千棵樹被吹倒,數百戶被洪水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