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二年開始研究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原意是希望巴士公司在通縮環境下按照機制減價,以平息民怨,但經過多年研究後,有關機制拖到○六年才正式實施,但當時香港經濟環境已由通縮變為通脹。○七年巴士公司以通脹和成本上升為由,向政府申請加價,要求的加幅更比機制計算到的升幅還要高,政府最終○八年六月批准各間巴士公司加價百分之二至七。
指方程式不夠全面
而兩鐵則於○七年底合併後才引入票價調整機制,○九年可加可減票價機制起初計算出巴士及港鐵車費有減價空間,惟後來統計處指運算出錯,減價無望,經修正後更為今年的票價上升埋下伏筆,而港鐵今年則有機會調高車費逾百分之一點八五。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了共三百一十二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今年一月已有多項公用事業及交通工具加價,三成六受訪者表示擔心陸續再有交通工具加價;三成三表示少少擔心;一成九則稱非常擔心。調查亦顯示,三成八受訪者坦言,交通費上升令日常開支大增;另有三成八則指基層生活會愈來愈困苦;一成八稱令生活百上加斤。
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是根據物價指數、運輸業工資指數及生產力因素的變動來計算,調查顯示,三成八受訪者批評有關方程式無考慮市民承擔能力;三成一斥方程式不夠全面,須進行檢討;一成七直指只考慮運輸業工資造成不公平。
監管不足輸打贏要
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不滿當經濟差時,港鐵、巴士沒有減價,通脹重臨即有機會加價,三成七歸咎政府監管不足;三成稱對市民不公平;兩成更批評是輸打贏要。
事實上,香港的經濟通脹年度往往比通縮年度多,三成九受訪者質疑,可加可減票價機制變相是有加難減;兩成三稱感到無奈,因是預料中事;一成五指摘機制是偏幫交通機構;另有一成五則感到機制形同虛設。
有經濟師預期今年通脹率達百分之二至五,四成受訪者亦預期今年通脹嚴重,家庭收入升幅會低於通脹;兩成五稱普通,家庭收入升幅會等同通脹;一成六稱預期輕微,家庭收入升幅會高於通脹;但有一成五認為很嚴重,家庭收入無升幅但要面對通脹。
盼新預算案紓民困
對於通脹逐步升溫,市民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財政狀況卻比預期好,亦令大部分受訪者期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紓困措施,三成八促政府推出長遠解決貧窮措施;三成三盼有扶助基層措施;兩成三希望政府推出扶助中產措施。
綜觀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受訪者則不滿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沒有保障市民利益,交通費上升不但令市民日常生活開支大增,基層市民更是最受害一群,市民促請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措施紓緩高通脹壓力之外,更希望有長遠的滅貧措施。
通脹年度多 用家無着數
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於○六年率先在巴士實施,其後擴大至港鐵,有監察公用事業團體直斥,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失敗,機制實施至今車費只加不減,相當「搵笨」,更批評政府推出該機制是保障交通機構多於保障市民利益。有學者則稱,通脹年度比通縮年度多,故可加可減對用家沒有太大「着數」。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直斥,可加可減票價機制相當失敗,機制研究多年,一拖再拖,到了真正落實時期已經是通脹期;去年又因統計處計錯數,兩交通工具減價結果又被推翻,機制實施至今車費只加不減,對市民來說相當「搵笨」。
蔡耀昌又稱,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主要以物價指數、運輸業工資指數等因素計算,未能反映市民承擔能力,而方程式只計算運輸業工資,若運輸業薪酬加幅比其他行業大,變相市民「焗住」承受不合理的車費加幅。他又批評這種計算方法是保障交通機構多於保障市民利益,亦成為政府推卸責任的藉口,「當市民不滿加車費時,當局可以賴係機制規定!」
實施以來未試過減價
蔡耀昌又不滿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是決定性機制,不像巴士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是啟動機制,再由政府以一籃子因素按照實際情況決定最後調整幅度,他認為可加可減方程式是滯後數字,經濟環境變化太快,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亦應考慮巴士做法,政府須保留決定權,履行監察責任。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表示,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實施時,沙士時期的嚴重通縮期已經過去,現時經濟亦由通縮期轉為通脹期,因此港鐵及巴士在可加可減票價機制下未曾試過減價。他又稱,參考過去二十年數據,通脹年度會比通縮年度多,故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實對用家沒有太大「着數」。
政府料不派糖 基層更慘
受金融海嘯衝擊,香港消費物價去年中按年通脹率出現負數,而近月通脹率已轉負為正,掀動今年通脹。有經濟學家預期今年百物騰貴,整年通脹將高達百分之三至四,其中食品及租金方面會是重災區,「樣樣都只加不減,基層都好難有享受」,惟經濟學者則預期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平淡如水」,不會派糖。
食住兩項加得最勁
經濟學家關焯照就衣食住行各方面作出分析,其中住屋方面,現時住宅租金已較去年金融海嘯時期上升一至兩成,雖然升幅今年有可能放緩,但預計一年後會再上升百分之五至十。
食品方面,內地出口食品價格於過去多個月已持續上升,未來將繼續帶動本港食品價格,「食、住兩項必需品,都會加得最勁」;交通方面已能預期港鐵加價;衣服方面則因非必需品,預期加幅最小。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最初預期本年度將錄得近四百億元赤字,但早前已有會計界預期,由於稅收、股票及物業印花稅、賣地收入等較政府原先預期為多,料本年度財赤將大大縮減;外匯基金亦錄得去年收入逾千億元,撥歸庫房收入較預期多近二十一億元;政府最新公布則顯示,本年度首九個月的財赤已減至十二億元,全年財政更有望轉虧為盈。
關稱,本年度財政狀況較政府原先估計相距甚遠,建議政府在預算案推出寬減電費、部分公屋租金等短期措施,協助基層市民度過通脹,但他估計未來一年經濟仍有不少隱憂,相信政府不會大幅派糖。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亦預期今年食品加價情況嚴重,尤其是由內地進口的肉類及菜類,估計整體通脹率最高達百分之四。但他坦言不寄望預算案派糖,希望港府增加就業,如改善市容工程,以及深化六大產業發展等,令經濟多元化。
今年公用事業及交通工具加價情況
中電 加電費2.6%。
車用石油氣 每公升加0.28元至0.29元,加幅為7%至8%。
山頂纜車 加價6%至13%。
天星小輪 尖沙咀至中環及灣仔航線實施第二階段加價,每程加價2角至5角;紅磡至中環及灣仔航線加價5%至6.7%。
油蔴地小輪 北角至觀塘危險品車輛渡輪服務加價50元至110元。
房委會 月租停車場車位加租,月租私家車及客貨車車位加幅介乎3%至5%,電單車車位月租加價13%。
房協 轄下20個出租屋邨四月起加租3%。
水務署 四月增加排污費,加價9.3%至每立方米1.57元。
專線小巴 運輸署正審批近40條專線小巴的加價申請。
大老山隧道 已向港府申請劃一加價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