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財政收入勝預期 扶貧紓困待何時

之前一直哭窮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終於改變口風,指今年的財政狀況較預期好,印花稅及賣地收入都有改善,赤字亦較預期減少。但被問及月底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是否推出扶貧紓困措施時,曾俊華卻大賣「關子」,要求市民「耐心等候預算案公布」。以港府一貫「守財奴」本色,再加上曾俊華早就表明不會以「派糖」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份預算案帶給市民的可能是再一次失望。

本港財政狀況好轉是不爭的事實,專業人士計過數,指由於去年樓股兩市反彈,賣地收入不俗,預料財政赤字將比原先港府預測的近四百億元大幅減少,甚至有所盈餘。當局日前公布去年全年外匯基金錄得逾千億元投資收入,為歷史第二高,亦有助港府提早達到滅赤的目標。港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本年度首九個月財赤已減至十二億元,再計入一月開始稅收高峰期,本年度財政轉虧為盈機會高唱入雲。

財政收入勝過預期,對新一份預算案的期望也水漲船高。「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三受訪者盼望新預算案有扶助基層的措施;兩成三希望政府推出扶助中產措施,值得關注的是,有高達三成八受訪者敦促港府推出長遠解決貧窮的措施。的確,過去港府在民意壓力之下,雖然不得不推出一些扶貧措施,但多是一次性的,效果有限,與其說是「派糖」,不如說是「派止痛藥」,消滅不了貧窮的病根子。

這就難怪,回歸十多年來,本港窮人數量持續上升,現已增至一百二十多萬人,反映本港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高踞全球第一,這是香港之恥。

貧富懸殊正是本港「深層次矛盾」之一,而這是港府長期漠視的惡果。我們可以看到,當全世界都在加強對市場的規管之際,唯獨港府仍然以「大市場、小政府」為幌子,無所作為,美國傳統基金會連續十六年將「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帽子戴在香港頭上,恰恰反映港府放棄作為仲裁者、監管者的角色,放任市場之虎自由噬人。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所謂「可加可減」機制,表面上,交通費在通縮時減、通脹時加,似乎很公道,但事實卻是,通縮時往往沒有減,通脹時則一定加,加幅甚至超過通脹的幅度,變成「有加不減」機制。

從今年元旦開始,本港加風勁吹,市民叫苦不迭,如電力、石油氣、山頂纜車、天星小輪、油麻地小輪、房委會停車場、水費都加價,運輸署正在審批近四十條專線小巴的加價申請,大老山隧道再次申請加價。由政府做大股東的港鐵亦可望在「可加可減」機制之下,調高車費百分之一點八五。

上述民調反映了市民的憂慮,被問及是否擔心交通工具進一步加價時,三成三表示有少少擔心;三成六表示擔心;非常擔心的近兩成。民間機構一針見血地指出,自本港四年前推行「可加可減」機制以來,車費只加不減,對市民來說相當「搵笨」,更批評有關機制是保障交通機構甚於保護市民的利益,亦成為當局推卸責任的藉口,「當市民不滿加車費時,當局可以賴係機制規定!」

其實,何止是交通費用上漲,住宅租金較去年金融海嘯時期上漲一至兩成,食品價格亦持續攀升,除服裝外,基層市民最關注的「食住行」三項都在加價,通脹明顯升溫。一方面,市民收入追不上通脹,生活百上加斤;另一方面,港府財政狀況持續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港府依然死死捂住錢袋子,罔顧市民的死活,久抑的民憤必將如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