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30/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的瀏覽記錄

冷眼旁觀:大牌檔是文化

整整十年多,政府今天才作出一個遲來的決定:大牌檔可以保留,如區議會同意,可以在牌主逝世後讓直系親屬繼續經營。但這決定只局限於中環僅餘的十檔而已。

我支持大牌檔,是因為這是香港獨特的街頭飲食文化,並不是甚麼「集體回憶」。每個城市都有其他地方抄襲不來的街頭小食,這些小食塑造城市的特色和性格。新加坡有整潔衞生的大牌檔夜市,吉隆坡有沙嗲和椰青檔,紐約有熱烘烘的pretzel(紐帶形麵包),土耳其有羊肉串,哥本哈根有熱狗檔,每檔起碼有六、七款香腸供選擇。

香港,就是大牌檔,有賣雲吞麵的,有以甜品或絲襪奶茶馳名的,但在僵化的政策下,大牌檔早已不獲發牌,牌主百年歸老後,大牌檔就不能傳承下去。

每個城市都需要街頭食物,香港大牌檔的設計、經營方法和食物種類均是香港獨有,是我們的文化,需要發揚光大的原因,是文化承傳,而不是「集體回憶」。我不喜歡政府最近亂用「集體回憶」這詞彙,因為這是矮化大牌檔了。大牌檔之所以成為「回憶」而不是伴着我們的日常生活,完全因為政府沒勇氣更新小販政策。

遲來的決定當然「好過無」,但並沒有解決核心的重新發牌問題。為何不能選擇合適的地點和定下嚴格的衞生標準,公開競投大牌檔牌照呢?

政府的擋箭牌是區議會。因此,我們要向區議員說,不要讓大牌檔成為「集體回憶」,必須重新發牌,要大牌檔在不同街巷繼續存在,活生生的在我們中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