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近水樓台未得月 香江惟有續沉淪

被視為「雙城記」的香港和新加坡,不但互相視對方為最主要競爭對手,在各類國際評比中也總是有意無意地暗地比併,無奈的是,近年來在國際性評比中,香港多數輸給老對手。最近美國《福布斯》雜誌選出全球十大機靈城市,排首位的又是新加坡,香港屈居其後排第二位。

被外國雜誌評為全球第二機靈城市,可以說是外國人對香港的「厚愛」,也許爛船還有三斤釘吧,儘管香港日漸沉淪,但憑藉老本雄厚,迄今在國際上仍佔有一席之地。只不過,香港的排名再一次尾隨新加坡的事實,多多少少讓向來驕傲的港人感到難堪,同時引人深思,到底香港輸在哪些方面呢?

《福布斯》雜誌指出,新加坡擁有地理上的優勢,位於印度洋及太平洋之間,擁有亞洲第五大機場,貨櫃碼頭的吞吐量亦居全球第二。該雜誌認為,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政府的管理模式,新加坡人的教育程度幾乎是亞洲區內最高,英語流利,因而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比較之下,香港擁有全球第三大運輸港口,出色的機場,營商自由度佔優,企業人才眾多。本港學者則指出,港星兩地的優勢差距不算太大,惟在環保、文化水平以及科研發展上,本港遜於新加坡,加上本港過分倚賴四大支柱行業,金融中心地位日後極可能被上海和北京等地取代。

平心而論,同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過去的多項國際排名曾長期優於新加坡,自然條件亦相對優越。首先,香港人口較多,地域較廣,經濟規模較新加坡為大;其次,香港背靠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快亦是最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嘯後,歐美經濟衰落,市場萎縮,而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地位愈益明顯,香港坐享近水樓台之利,這是新加坡無法比擬的地方。無論天時、地利還是營商人才方面,香港都有一定的優勢,可惜在強政勵治方面,港府根本不是新加坡政府的對手。

合和主席胡應湘日前警告,香港近年發展落後於新加坡,主因是法治的根基開始動搖。法治是香港的基石,法治一旦動搖,必然影響世人對香港前途的信心。

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則指出,港府的施政效率近年落後於上海,是由於本港的「小政治」環境造成的,立法會議員經常阻礙行政機關推行措施,令政府「輕微癱瘓」,而近期泛民討論的五區總辭亦是「小政治」的表現。他認為,如果香港沒有「小政治」,相信每年經濟增長可達到百分之六至八,不會太快被內地拋離。

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近日讚揚澳門「不把矛盾和問題簡單政治化」,形成良好社會氛圍。這句話可圈可點,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認為,香港可以解讀。毫無疑問,這是暗批香港過分「政治化」,製造內耗,影響經濟發展。

其實,不管是「法治動搖」、「小政治」環境,還是過分「政治化」,根源都在於港府管治無能,施政動輒得咎,寸步難行,以致回歸十二年,亂足十二年,一事無成。

管理學上著名的「木桶理論」認為,一隻水桶裝水的容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板,也不取決於木板的平均長度,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同理,香港儘管在許多方面都優於新加坡,但因港府無能,以致功虧一簣、全盤皆輸。如果港府繼續胡混度日,無所作為,將來不只是輸給新加坡,而且會被上海、澳門等周邊城市趕上並遠遠地拋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