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被稱為「十一」大片,這部片子可說的很多,但是,真正說到點子的則極少。倒是美國的媒體有慧眼,值得一議。
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載文指,《建國大業》反映了當今中國領導層的想法。文章寫到,一九四九年初,中國內戰到了最後階段,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即將接掌北平。此時,毛澤東的頭號敵人——國民黨政府的領導人蔣介石,正坐鎮長江以南的南京。進北平途中,毛和他的高級將領在一座小鎮逗留,那裏的店主和商販在無產階級革命到來之前都逃走了。毛哀嘆買不到自己最喜歡的香煙,他嚴肅地對他的同志說「我們需要資本家回來」。
文章引述了這段劇情後說,在當時那種意氣風發的背景下,毛似乎不太可能說出那樣的「反動」觀點。影片——我們會認為是有意反映當今中國領導層的想法。
毛澤東打江山,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並走向共產主義,事實上,朝鮮戰場稍一穩定就「贖買」資本家,將私營企業改造為公私合營企業直至國營企業。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最大分歧,其實就是「姓社姓資」,所以,這篇文章的觀察是異常敏銳的,尤其作為外國人。
《建國大業》還有個細節很有趣。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蔣介石叫停,說「不打老虎國亡,打老虎黨亡」。歷史上,老蔣似乎沒說過此話。這跟上述毛澤東說「我們需要資本家回來」一樣,是編劇杜撰的。
現在,大陸人常說,不反腐敗國亡,反腐敗黨亡,老蔣戲裏所言,不過是這一現在大陸民眾心聲的翻版。《建國大業》玩了文革期間很忌諱的「政治影射學」,居然過了審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