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政府多年來只是口號式發展科研,經常「走寶」,眼睜睜看着本地的科研人才和成果被國內外公司羅致。科大校長朱經武說,科大有一位教授研究納米技術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與台灣合作試驗手機式放映機,並得到內地企業投資,科大則佔有部分股份,他說,如果政府肯加把勁幫手,「咁就全部(股份)都係我哋嘅」。
奧運開幕「墨戲」精彩
事實上,香港近年的科研成果已成國內「搶手貨」,如科大計算機科學博士朱紹恒研發的數碼水墨科技軟件「墨戲」,就被中國購入使用權,去年奧運開幕禮中出現的巨型長城水墨畫,正是出自墨戲的「手筆」。另外,科大研究生汪滔研發的自動導航模型直升機,亦在去年四川大地震中用作拍攝災後影像,協助內地政府評估災區受破壞的程度。在科學園成立公司的張念坤去年成功申請創新科技基金,他指香港在科研發展的起步遲,政府每年投放在科研的經費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零點八,相對於國內百分之一點五和台灣的百分之二點五為少,更加遠低於美國、日本和南韓等先進地區。
另外,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究生林曉敏反映,政府投放在科研的資源長期不足,大部分成績好的研究生都會選擇出國繼續進行研究,至於留在香港的,則只有小部分特別「標青」的才能得到外界青睞,因此他認為在香港發展科研的前景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