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16/08/2009

探射燈:港人妻內地分娩無證逼墮胎

經濟不景氣,愈來愈多港人丈夫讓懷孕的內地妻子,留在內地分娩,惟內地當局最近嚴厲執行一項措施,要求港男丈夫提供「在港無子女」的證明文件,否則會強迫孕婦做人工流產。惟現時入境處或民政事務處都沒有提供相關的證明服務,即使取得文件,亦未必獲內地有關單位承認。區議員及律師促港府與內地展開磋商,簽發獲內地承認文件,否則會令無辜的小生命白白犧牲。

港男與內地女子結婚情況普遍,入境處資料顯示,每年維持在一萬五千宗左右,而港女嫁內地丈夫的個案,也維持在每年約二千五百宗。在本港註冊的中港夫婦,由九九年至去年底便有逾十二萬五千對,約佔整體結婚人數的三成。

「我個孫就凍過水」

但這批港男與內地妻子結婚生子,大多未必知道,內地「一孩政策」其中一項措施,規定在內地醫院分娩的孕婦,需要提供文件證明丈夫在港沒有子女。據悉,此措施一直存在,但各省市過往執法寬鬆,疑最近因港人妻子留在內地產子的個案大增,故有關部門加強審查,缺乏證明文件的孕婦,有可能要被迫接受人工流產。

港人阿輝(化名)於去年十月與內地妻子在港註冊,不久證實妻子懷了第一胎,並打算在深圳一間醫院分娩。但院方卻要求阿輝提供相關文件,證明他們夫妻二人沒有子女,否則當地計劃生育辦公室職員,可能會登門將其妻帶走並接受人工流產,事件對兩口子造成極大困擾。阿輝現時正身處內地陪伴妻子及尋找解決方法,但其居港母親張女士則眼泛淚光說:「媳婦有三個幾月身孕,如果阿仔喺今個月都攞唔到證明文件,我個孫就凍過水!」

不認可入境處文件

阿輝與家人的憂慮,確有根據。曾目睹內地同鄉因未能提供《計劃生育服務證》及《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而被迫接受人工流產的阿美(化名)說:「真係好恐怖!就算同鄉有九個月身孕,計生辦職員都照樣同佢(同鄉)落仔。」

她又指,部分港人的內地妻子由於未能提供證明文件,又無錢來港分娩,只好躲在鄉間非法生育,惟經非正式渠道出生的子女,只能在內地當黑市居民,無法享受社會福利。

但本港的政府部門,一直沒有簽發獲內地官方認可證明文件的制度。入境處發言人指出,處方不會為港人發出無子女證明文件,市民只可向處方申請一份《登記事項證明書》,但由於該證明僅屬個人申報文件,故無法確保會獲得內地官方接受。消息人士亦指,市民可到各區民政事務處宣誓,證明自己過去沒有生育子女,但這份宣誓文件能否獲內地當局接納,則視乎個別官員取態。

社協憤斥無理荒謬

工聯會副會長梁富華透露,現時經濟差,不少港人丈夫無法安排內地妻子來港分娩,遂決定在內地醫院產子,而近期亦接獲多宗類似的求助個案。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也認為,內地有關部門要求港人出示無子女證明是「無理」及「荒謬」,敦促政府向內地反映,解決問題。跟進阿輝個案的元朗區議員周永勤批評,內地將「一孩政策」加於港人,當港人內地妻子無法於內地醫院生育,便湧到本港產子,增加本港醫院負荷。

熟悉內地法律的律師簡松年指出,由於「一孩政策」非法例,故內地各省市處理手法不一,有嚴、有鬆,但他認為相關政策主要控制人口,防止糧食、教育、醫療等服務失衡,而絕大部分港人丈夫於嬰兒出生後,都會申請子女來港定居,故入境處及中聯辦等部門有責任與內地溝通,豁免港人丈夫不受此項規定。

逼絕育製造更多病婦

內地在七十年代開始實施「一孩政策」,官員為了順利推行這個政策,除強迫超生孕婦墮胎外,亦透過福利政策打擊,如超生夫婦失去房屋特權,超生的子女也沒有醫療、教育等福利。不過,部分經濟發達的地區,如上海則獲放寬生育,也有部分省市彈性處理,如夫婦雙方也是獨生子女,便可生兩個孩子。

有婦科醫生透露,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內地為防男女出生比例失衡,近年更以「嬰兒人權」為理由,禁止醫護人員向準父母透露胎兒的性別,以防孕婦知道胎兒是女性後便接受人工流產,希望再懷孕時胎兒會是男性。

套子宮環 長期出血

不過,該名婦科醫生指出,部分無錢來港分娩的內地孕婦,在內地醫院被迫接受即時絕育手術,亦有被強制於子宮內套上子宮環避孕,令不適合佩戴的婦女長期出血,且導致貧血及婦科嚴重疾病。

內地孕婦胎動巴士站誕女

內地孕婦超生會受罰,掀來港「生仔」潮。兩名來港待產的內地孕婦,昨晨一小時內先後在馬鞍山及油塘胎動,其中一女事主前往醫院途中,腹中女嬰急不及待出世,令巴士站變臨時產房,在熱心女保安員及消防先遣急救員協助下分娩,母女平安。另一名孕婦則由救護車送院後順利誕嬰。

街頭產嬰女事主卅餘歲,與丈夫俱為內地人,早前已預約來港分娩,居於利安邨利豐樓親友家中,預產期為本月二十五日,今次是第三胎。

昨晨七時許,女事主感腹痛,因有分娩經驗,相信即將臨盆,由丈夫及一名女親友陪同趕往醫院待產,惟行至近利安邨巴士總站對開時,腹中胎兒急於出世,三人手足無措。

消防拉毛氈 女保安接生

適時,消防車接報趕至,兩名先遣急救員及三名消防員立即下車協助,而利安邨一名熱心女保安員(四十餘歲)加入協助接生,由於來不及將女事主移到最近的巴士總站內,故留在有上蓋的行人通道內分娩。

消防員拉起毛氈作臨時帳篷遮擋,當女嬰呱呱落地時,緊張守候的女嬰父親始如釋重負,而站在遠處為女嬰父親緊張的十多名街坊,知道母女平安,拍手歡呼。救護員其後趕至,將母女送院護理。至於協助接生的女保安員已為人母,謙稱因職責所在故盡力幫助,聞母女平安,她亦感開心。

另外,昨早八時許,油塘一名姓陳(三十六歲)內地孕婦在住所亦感胎動,丈夫召救護車協助,並陪同妻子行往茶果嶺道登車送院,抵院後順利誕嬰。

圖:馮溢華/文:杜寶琪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