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只噴口水,拒絕放水,香港仔漁人碼頭經十年空討論,漁業已奄奄一息。沒有漁業,何來漁夫,縱使動工,最終築起的不過是「漁業紀念碼頭」,標誌香港仔曾是光輝一時的漁港而已。
去年柴油售價高達兩千元一桶,中型漁船航行一天需燃料費六千元。在香港仔至蒲台島一帶內海作業,整天魚獲可能賣不到二千元,開工一日淨蝕兩日,漁民惟有自動進入休漁期。柴油回落至六百多元一桶,亦僅只能收支平衡,須靠運氣多撈幾尾貴價魚,方有開飯餘錢。
內海鋪設電纜、輸氣管,成了魚兒屏障,不再游入漁民慣常作業水域。覓得蝦竇、魚竇,滿心歡喜,轉眼被挖沙活動化為烏有。欲到較遠海域作業,成本隨即大幅增加,燃料之外,須再加冰塊作冷藏用,還要多請漁工。
香港已沒願幹粗活工人,大陸漁工亦得來不易,工錢升至每周三千多,只聘幾人已代價不菲;且內地經濟起飛,工人不滿便放軟手腳,甚或離船不幹,大海茫茫無人開工,隨時血本無歸。
香港仔避風塘水質污染嚴重,漁民用小艇靠岸賣海鮮被嚴例禁止,違規有拉人封艇之虞。在海濱長廊賣魚,亦屬無牌小販,阻街犯法。漁人碼頭已變成「漁民無飯開碼頭」。
漁業全盛時期用作漁民會堂、酒樓食肆的多艘躉船,現已投閒置散;有投資者欲重新經營,為轉業漁民提供就業,惜官僚政府不急民所急,海事處、環保署、漁護署、食環署、消防處、民政署等各有要求,過足六關可能又是十年八載。港府以時間磨平問題的功力已達化境,行業灰飛煙滅,問題便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