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之歌:在家千日好

人成長與否,指標可能包括有否穩定工作,買車、買樓、結婚生子做了沒等等。搬出來獨立生活,也算其一。外國地方,孩子上大學往往出城,也要住宿舍,很自然就學習獨立,更有一到十八歲就流浪去,五六年後才回家。也有例外,據聞意大利男子出名活到三四十還是黐實娘家,Ma Ma's Boy的風氣盛行。

我們香港,有點矛盾。說孩子不想獨立,又不盡然,而且香港生活空間有限,可以的話,獨立住開也好。但苦又苦在,要搬開住的開銷太大。讀到財經報道,現在要租五千元以下的樓已不容易。獨立那麼難,惰性就成功侵佔。在家甚麼都好,有吃有喝,也不用張羅日常所需,付了家用,許多時更可以賺回來,媽媽幫手找卡數,爸爸幫手供保險,在家千日好。情況像極晚上處境劇裏陳山聰做仔的那個角色。

劇裏同時有個金剛演的角色來頂爛市。未嘗過家庭溫暖的他,認了陳山聰劇裏的父母做乾爹娘,家用付足六千,是人工的大半。突然多了個孝子典範,有競爭有進步,連陳山聰都爭着要表現孝子之心。橋段有點誇張,但也有寫實成分。

其實Ma Ma's Boy也不太壞,可能有人看不過眼,但怎樣也是個留在媽媽身旁的孩子,算有福氣。但有人不獨立,卻又不見得跟家人關係好,還要從中取利,就要處理吧。他們是否沒長大過?三四十歲的,老一輩說好命的不僅做爸媽,做爺嫲都有可能了。

離過家的,才知在家千日好。做爸媽的,不妨做些手腳,激發孩子獨立,之後,他就會更懂珍惜。

音樂人

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