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海嘯無阻華爾街群猴亂舞

投資銀行之薪酬起點,較諸一般高等學府畢業生進入其他行業高出以倍計算,因此令不少專業以外大學畢業生,都嚮往能夠有幸被取錄,投身投資銀行工作,誠如《華爾街的猴戲》那兩位年輕投資銀行家所說:「世上沒有很多工作,能讓我們在30歲之前就有機會過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也的確是事實,投身投資銀行工作,就算不是每個人都像兩位作者所說的——「搭乘私人專機環遊美國,住頂級飯店,上最好的餐廳」——那樣極盡奢華,但是由於薪酬高,加上年終有望獲得分派可觀的花紅,工作與生活享受都明顯高人一等,這可是投身其他行業者望塵莫及。

靈魂與時間都被收買

然而,既然30歲還未夠,便有機會享受高人一等奢華的生活,那兩位青年投資銀行家又為甚麼在投身該行業不數年便「迫切想脫身」?工作上的壓力,尤其是在每宗交易個案上花上大量時間,甚至不眠不休的處理有關建議文書工作,令他們失去本身的社交生活,固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真正是最重要的,還是他們透過投行的工作,看到比較他們資深的投資銀行家,那種唯錢是看的嘴臉,心靈上着實抵受不了,所以還是選擇早點脫離。

他們說:「銀行家相信,只要砸下夠多的銀子和時間,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這意味着銀行家最大的敵人,是那些靈魂不能用錢收買的人,還有是那些明白時間是無法再生的人。」兩位青年投資銀行家顯然是不甘為了那高薪厚祿、奢華的生活,而在靈魂上與時間上都被收買了。

他們經過努力獲得取錄,參與夢想中的投行工作,但到真正投身其中,才知道投行工作實則是一份「糟透了的工作」,他們甚至連自己在投行賣的是甚麼,也要到一年後才弄得清楚。他們在書中這樣描述:「我們的媽媽花了6個月才搞清楚,我們不是用電話把公開發行的爛股票,賣給不知情投資人的股票經紀人,之後又過了6個月,我們才搞清楚,我們其實是在賣公開發行的爛股票給投資人,差別在於我們不是靠電話賣,而是當面賣。」

身不由己難熬心靈壓力

投行的業務一切從「利」字出發,享受高薪厚祿的投資銀行家,便也不得不放下臉皮,落力推銷連自己也不太明白存在風險或是否存在風險的產品,上述兩位年輕人也遇上這種情況,但卻身不由己,到頭來熬不過自己心靈的壓力。

在現實情況下,我也曾由一位本港高官口中聽說過,他有一位投行的朋友,在○七至○八年的時候,便是因賣了不少累積認購期權合約給他的客戶,累得客戶蒙受超過預期的重大損失,備受責難致連續數個月都不敢回投行上班。

也曾有傳聞,據說有一位病入膏肓的女士,在她離世前的一天,她的投行經紀還致電給她,向她推銷衍生金融產品合約。總括而言,有關投行的冒進經營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雖然經過這次全球金融海嘯,以致「歐豬五國」債務危機,投行的罵名處處,但華爾街群猴亂舞的把戲,卻仍是不會停下來。利之所在,又豈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夠抗拒!

(華爾街投行專論之五)

(作者為持牌註冊人士)

(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僑豐金融集團行政總裁

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