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法定古蹟門檻高 歷史建築恐失修

屯門青山紅樓曾遭業主打算清拆,因港府介入才暫時煞停,惟保育工程遲遲未完工,紅樓又未被評為法定古蹟,恐再面臨清拆。有學者直言,古蹟評級標準欠透明,加上資助維修金額不吸引、批核條件嚴格,令不少業主卻步,歷史建築亦白白失修。

紅樓屬一級歷史建築,2017年初業主準備清拆,發展局緊急將其列為暫定古蹟,提供12個月臨時保護,同時考慮是否將其定為法定古蹟,提供永久保護。但經審議後紅樓未被納入法定古蹟,臨時保護期於2018年3月失效。雖然業主已與政府達成協議,保留紅樓並參與「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但工程遲遲未完工,令人擔心紅樓續陷清拆危機。

資助金額低 業主卻步

「資助計劃上限200萬(元),仲要10年唔可以拆或者賣,其實唔吸引。」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助理教授余家聲直言,歷史建築維修資助金額偏低,但需包括顧問費及維修工程費用等,加上高門檻及諸多要求,令不少業主卻步。余又指,現時古蹟評級標準並不透明,且標準隨時變動,或令部分古蹟錯失保育良機,建議政府審視現行程序,並加強公眾教育,提升保育意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