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抓緊國家機遇 開拓香港新局

新一份施政報告用專門章節列舉中央在7個方面的挺港措施,預示了中央將會根據香港的需要而不斷推出挺港的措施,讓處在困境中的香港市民真切感受到中央的關顧和支持,增強了社會各界戰勝疫情、復甦經濟的信心。

施政報告體諒業界苦處推出紓緩措施

香港正面對新冠疫情和經濟嚴重衰退,各行各業都處在水深火熱境地。提供大量就業職位的中小企,更面臨沉重的生存壓力。施政報告體諒業界的苦處,提出了一連串支援措施。對於現金緊張、融資壓力大的中小企來說,施政報告從善如流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讓企業財政周轉更靈活,有助業界喘一口氣,得到社會的肯定。施政報告擴大「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涵蓋的推廣活動範圍,讓中小企可以更好地利用線上線下的展銷模式拓展市場。施政報告亦預留5,000萬元,資助專業團體加強在大灣區及海外的宣傳推廣,並協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和進軍內地大型電商平台。這些都有助業界開拓市場,在疫境下尋找新商機。

施政報告在房屋、交通、醫療等民生問題上,亦有不少着墨,包括落實樓齡已超過50年的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計劃、將港鐵八折優惠延長3個月至明年3月、將失業綜援的資產上限放寬,為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發放現金津貼等,反映特區政府在紓解民困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當然,香港民生問題嚴峻,政府紓解民困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協助市民度過經濟寒冬。

施政報告關心年輕人,首次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北上提供有力的支持,既可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亦為香港青年開拓更多的發展機遇。

把握國家機遇 對接國家「雙循環」

香港的命運與祖國發展緊密相連。面對全球性新冠疫情的衝擊,國家的經濟率先回暖,讓香港看到了恢復經濟的希望。中央推出多項挺港措施,不僅支持和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而且大力鞏固香港的優勢產業,幫助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一直以來都是隨着國家不同階段發展戰略作出調整和適應,並從中得到巨大的發展空間。香港需要把握好國家的機遇,全面部署參與國家「雙循環」,積極投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開拓更大發展空間。為此,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都要痛下決心,精準抗疫,切斷所有隱形傳播鏈,盡快讓病例「清零」,為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是大力支持業界參與其中。香港在醫療、抗疫科技、金融產業等方面,都有條件發揮自身「雙接軌」的優勢,對接國家「雙循環」。特區政府應該將香港打造成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並且加強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度參與內地金融市場,利用香港業界的國際經驗和金融網絡,在「雙循環」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