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姍姍來遲,行政長官早前大鑼大鼓上京取經拿糖,難免讓市民有所期待,包括:
一、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有甚麼釜底抽薪的抗疫大計,讓香港清零?
二、經濟低迷,新一輪結業潮殺到,失業率將高升,有甚麼好橋救經濟?
三、如何應對土地房屋短缺等深層次問題,有何妙計改善民生?
豈料星期三(11月25日)早上,聽罷兩個半小時,卻找不到具體答案來。
首先,既然行政長官不惜延期一個月宣讀《施政報告》也要上京,「中央送大禮」自然是重中之重,於是行政長官以「中央全力支持」及「堅持一國兩制」兩部分作為《施政報告》的開首重點,共佔全文26段,措施包括便利不同專業的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置業、善用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深化金融互聯互通、機場管理局入股珠海機場、發展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便利港商對接內地電商平台等等,反映中央政府大手一揮,協助香港長遠發展保持繁榮穩定,毫不猶豫。
但是,在抗疫方面呢,特區政府的力度似乎不可同日而語。市民期望盡快清零和通關,建制派一直要求全民強制檢測。可是《施政報告》「走出疫境」的部分只有6段,雖然用上「全力以赴、力爭清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字眼,但是只提及「要求高風險群組接受強制檢測」、「或再次推行大規模的社區檢測」而已,對於全民強制檢測隻字未提。及後行政長官更對傳媒表示,要求實施全民強制檢測「流於口號式」,又說「現時已有強制成分的檢測」,說法同廣大市民的期盼落差很大。
須知道上回「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本來是實施全民強制檢測的大好機會,奈何特區政府在反對派壓力下,把「全民強制」退為「願檢盡檢」,明眼人都知道兩者成效落差極大,「全民強制」就是要把「不願意檢」或不知道自己帶毒的傳播者找出來嘛!若果不狠下這個決心,排除萬難,怎能算是「全力以赴」?遑論清零、通關了。
疫情一浪接一浪,一浪比一浪嚴重,怎樣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主要環繞大灣區發展,對於普羅大眾,特別是基層市民在疫情煎熬下面對失業及經濟壓力,《施政報告》沒有亮麗建議。
願景就是「明日大嶼」。大推「明日大嶼」之前,行政長官說留意到議員們對於特區政府持續要求開設首長級職位有保留,於是「決定撤回所有正待審批的人事編制建議」。行政長官順水推舟,直接加快「明日大嶼」的審議進度,一石二鳥,推送美妙。不過,「明日大嶼」是個超級龐大超級長遠的玫瑰園計劃,如何做到不超支、不延誤?如何確保填海物料供應充足,沉降不超預期?如何確保環評滴水不漏?如何面對司法覆核確保勝算?如何適時建設交通配套?有很多很多問題,值得立法會議員探究。
黎楝國
逢周六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