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亂象頻生 整治效果欠理想

內地網絡自媒體亂象叢生,流量造假、粉絲量虛高乃至「標題黨」誇大其詞、胡編亂造內容、剽竊抄襲應有盡有,社會危害非常廣泛。種種亂象更是由來已久,任憑各級監管機構月月查、年年打,亦總是查之不完、打之不盡,生命力十分頑強,反映相關整治效果並不理想,當局必須拿出更有力的方案解決問題。

國家網信辦日前發出公告,宣布即時對首批8款影響力較大的手機瀏覽器進行專項集中整治,包括華為、小米、360、搜狗及QQ等知名手機瀏覽器。公告稱,手機瀏覽器是自媒體傳播亂象的聚集地和放大器,對於民眾反應強烈的一些問題,譬如違規採編、發布互聯網新聞訊息,歪曲解讀經濟民生政策,散布小道消息等;發布「標題黨」文章,惡意浮誇、冒名炒作;發布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良訊息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自查整改要求,整改之後仍有問題,將取締其相關業務,各地網信部門須通力合作,督導整改。

為吸眼球 誤導欺騙

自媒體亂象可說俯拾皆是,譬如近日關於安徽黃山知名景點迎客松是塑膠製成的假樹一文,就屬於造謠之舉,目的無非是為吸眼球、騙流量;早前更有自媒體以華人口脗繪形繪色講述「國外疫情下的困境」,炮製「華商太難」的虛假而煽情內容,製造混亂。而像「某國渴望回歸中國」、「某國女子都想嫁到中國」這類罔顧事實、毫無根據的批量造假文章甚至招來國際抗議,簡直是在敗壞國家形象,不整治肯定不行。

另一種則是抄襲別人的原創文章,只需換個標題或改動部分內容即可,從而形成批量複製,輕鬆省力,卻是在竊取原創者的勞動成果,及令知識產權無以保障。再就是純粹的「標題黨」,動輒以震驚、緊急、速看等誇張、驚慄字眼為題,內文卻不盡不實,充滿誤導欺騙成分;譬如一些所謂的養生保健常識,哪些食物有毒、千萬不能吃,哪些健康排毒產品最有效,多是在瞎忽悠,不但會讓人產生無謂的困擾,更容易上當受騙,危及生命健康。

自媒體亂象重重,一再不擇手段乃至違法違規操作,卻又與盈利賺錢不無關係,挖空心思吸引流量、粉絲量,都是為了提高自身議價能力,多賺廣告費。事實上,許多自媒體運營平台不但對此心知肚明,更會主動參與其中,背後甚至擁有成熟的造假運營團隊,早已形成產業化、鏈條式運作;流量、粉絲都可以造假,總之人氣愈高,所獲回報亦愈高,包括文章中嵌入廣告或鏈接都是正常操作。當局過往不斷搞整頓治理,也曾查處查封不少自媒體及經營平台,然而相關亂象仍如野火燒不盡,一茬茬地冒出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