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豬殼真空期鼠開餐 仿外國即切冷藏可防患

本港治鼠無方,長期受鼠患困擾,早前街市發生「鼠噬豬殼」事件更震撼全港。本報連日清晨到各區街市直擊,發現部分肉檔處理豬殼時仍現「真空期」,不少豬殼「光脫脫」躺在肉檔上多時無人處理,更有內臟掛在貼近地面及老鼠籠旁,衞生情況堪憂。專家直指為食物衞生,應盡早處理鮮肉及在可行情況下放雪櫃內銷售,議員則促當局加強監察鮮肉運送及保存過程,並參考外國做法杜絕街市鼠患。圖/文:專案組

內臟垂掛肉枱 貼地面近老鼠籠

自去年非洲豬瘟個案,本港屠房實施俗稱「日日清」的措施,所有運到屠房的活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屠宰,而經屠宰後的豬殼便會運往各區肉檔,再經肉販切割及掛起鮮肉銷售;惟期間卻出現無人看管的真空期。記者連日清晨,到各區街市直擊豬殼送達情況,其中沙田街市早上六時前已有工人將豬殼送到各肉檔,有工人隨便把豬殼放在肉枱上,隨行的一堆內臟則掛在一邊,垂下來卻接觸到地面,而肉枱下正擺放一個老鼠籠,豬殼在無遮無掩、無人看管下攤了至少半小時。在將軍澳景林街市,工人同樣把新鮮豬殼放在肉枱上,用布把豬肉隨便覆蓋便離去;在新都城中心街市,有肉枱上放了三隻豬殼,同樣處於無人看管狀態多時。

「新鮮豬肉運到返嚟要第一時間切割,掛起佢散溫,確保新鮮衞生。」在元朗開設本地豬專門店的英明農場負責人尹偉明指,港人愛吃新鮮豬肉,而泰國、日本及台灣等地亦有銷售新鮮豬肉,均經過中央屠宰後運到肉店。由於每隻豬都有特定蓋印及針編,整隻豬殼運送的方式較可取,豬殼到店後須十分鐘內分割再掛起散溫,店員最好在店中等待豬殼送抵,並即時處理,絕不建議任由豬殼擱下,無人處理。

「鼠噬豬殼」事件 業界:已作出處罰

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強調,「鼠噬豬殼」屬業界零星事件,已訓斥相關運豬車隊及公司並作出處分,業界會保持警惕及衞生。他又指,外國人往往要駕車一至兩小時外出購肉,豬肉傾向冰鮮及冷藏,鮮肉可事先包裝及切成小塊,在運輸過程中確保不會變質,故冷藏是無可厚非,但香港銷售的新鮮豬肉則日日清,難以斬件運送。現時豬殼運送到店須放於木板上及離開地面至少三吋,他亦已責成業界做好衞生工作,避免出現同類事件。

現時本港有三間屠房,過往每日處理逾四千頭豬隻,現時回落至約二千多頭,當中上水屠房備有豬隻切割機可將豬隻屠體分割為兩邊,可按貨主要求切割後才運往銷售點,而食環署未有強制要求屠房將豬隻在運往銷售點前必須進行切割。

「啲豬殼就咁放喺肉枱或者地下,係好唔文明、好唔衞生嘅做法。」家庭醫生關嘉美指肉類最好經過冷藏,減低細菌繁殖速度,尤其現時天氣炎熱,豬肉放於室溫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半日已有機會發臭、變霉,若有人進食未經煮熟的低質素、半腐爛肉類,或會出現肚瀉及嘔吐。她認為肉販可參考超級市場做法,把豬肉放在冷藏櫃保存,市民買回家後亦應把豬肉冷藏保鮮。

監管銷售 議員指食署責無旁貸

議員柯創盛指,食環署在監管豬肉銷售及運輸過程中責無旁貸,督促肉販必須妥善處理豬殼,協調運輸至處理時間,確保無「時差」,同時於必要時採突擊行動,檢控屢勸不改的商戶,及要做好指引及教育工作,街市鼠患嚴重的問題亦應正視及嚴肅跟進,參考外國做法消滅鼠患。

食環署發言人指,署方於八月中,向新鮮糧食店持牌人或負責人及公眾街市售賣肉類的街市攤檔承租人採取合共三十三次突擊行動,當中就十宗個案已展開檢控程序。署方亦已致函上水屠房及荃灣屠房各運肉車輛負責人及運肉車輛許可證持有人,提醒他們在運送食用牲口屠體及雜臟至店舖時,必須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屠體及雜臟受到適當保護,免受蟲鼠侵害及污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