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衝突加劇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式提出了「內循環」的新戰略。七月二十一日,中央高層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首次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三十日政治局會議又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時隔僅幾天,政策節奏已從「逐步」改為「加快」。決策層的決心可見一斑。
「國內大循環」引發了相當多人的憂慮。中美關係已經跌入了新的谷底,甚至是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戰略對抗已經開始發出硬碰硬的錚錚之聲。科技、商業、台灣、香港、軍事,方方面面都在短兵相接。這種情況下,「內循環」強化了公眾的不安全感,中國似乎要重回改革開放前的閉關鎖國,再度走向封閉。
客觀來說,「內循環」只是個對宏觀經濟的彈性調控,是對「擴大內需」的延伸和擴展。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依靠「兩頭在外」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實現了快速積累。從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開始重視內需的重要性。經過○八年經濟危機直至今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內需是中國這些年一直秉持的宏調主軸思路之一。
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深度震盪,各國都在重新思考設計更為安全高效的經濟布局,核心產業本土化是很多國家的共識。中國多年來過度依賴外向型經濟,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只能更多地挖掘內需潛力。加之逆全球化浪潮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升,對發展格局作出適當調整,將「國內大循環」作為主體,是中國的最優選項,也是必須選項,否則經濟熬不過寒冬。而且從「中興事件」到「華為事件」,也刺激了中國技術自主的緊迫感。
所以,「內循環」只是一個經濟策略,本身並無特殊政治光譜。「閉關鎖國」則是政治、經濟、國防、文化等方面都配套的對外戰略。二者不可同日而語。官方也強調要「國內國際雙循環」,如果說要關門搞封閉,那無異於是自廢武功。
但是,真正要重視的是,公眾為何要如此擔憂「內循環」。這種群體心理的形成,是發展大環境的產物。這兩年,最高層曾舉行了兩次企業座談會。一次是一八年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一次就是七月二十一日的那次。兩次都有專門用意。前者強調繼續改革,保護民營經濟發展;後者則承諾繼續開放,不會封門發展。
公眾的焦慮恐慌,不是無根由的。幾年來,從一些官員到御用學者,圍繞民企的「新公私合營」、「職工民主管理」等論調,甚囂塵上;黨管一切,向企業派駐工會主席、聯絡員,都讓企業主感到危機。同樣的,當前的中國外交無比強硬,戰狼們四處開火,天天充斥耳畔的就是譴責、炮轟,放眼全球,幾乎發達國家都成為敵人。這種被孤立的局面下,即使鼓吹擴大開放,但事實上跟閉關鎖國有何兩樣?
正在此時,官方恰好重磅推出「內循環」,等於坐實了公眾對於「關起門來過苦日子」的猜測。焉能不心急?能怪老百姓胡思亂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