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寶庫:早期食管癌胃癌 可內窺鏡切除治療

食管癌及胃癌的治療現時多以手術為主。香港大部分病人求診時,病情已屬中至晚期,如果病人能夠及時留意身體症狀,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可以提升存活率;而隨着身體定期檢查與醫療保險的普及,早期食管癌及胃癌有望採用內窺鏡切除術醫治並得到痊愈。

醫生進行內窺鏡檢查時,可同時使用超聲波儀器檢查腫瘤的深度及周邊受影響的淋巴。如果臨床診斷後發現腫瘤只限於黏膜層,醫生可透過黏膜下層注射,提升腫瘤,及以電刀作完整切除(endoscopic resection)。這項技術亦可應用於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的細胞病變(dysplasia),以減低日後演變為癌症的風險。

無法取樣本 難評估復發機會

治療一般在全身麻醉或深層鎮靜下進行。有別於傳統手術,內窺鏡切除術對病人日後的生活質素(包括進食及營養吸收)的影響較少。經過病理分析後,如果癌細胞的入侵比預期深層,基於淋巴擴散的風險,病人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傳統食管或胃移除手術,以及電療化療等。

食管或賁門(即食管連接胃的部位)的細胞病變及淺層癌症可以使用內窺鏡消融術(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處理,即透過內窺鏡利用射頻技術將表層病變的黏膜消融。研究顯示消融術可以有效處理大面積的病變,但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多過一次的治療以完全移除病變。不過,由於在消融過程中無法取得樣本作詳細化驗以評估復發或擴散機會,所以這項治療的長遠成效仍須評估。

總括而言,近年內窺鏡治療的發展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選擇,而因為能夠免去器官移除和重建腸道、減少治療風險,所以病人治愈後可享有更佳的生活質素。

黃麗賢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外科學系食管腸胃外科

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