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您手:免疫治療「抗抑制」攻擊狡猾癌細胞

對許多癌症患者來說,免疫治療並非新事物,但也不免有一些疑問。我們的免疫系統一般在辨識到體內出現外敵(如病毒、細菌等)或異常細胞(如癌細胞)便會出兵攻擊它們,但狡猾的癌細胞能發出特定信號,抑制上述免疫反應,令身體不能通過免疫系統來消滅癌細胞。免疫治療則針對這信號路徑進行「抗抑制」,使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活躍起來。

較遲出現抗藥性 效力持久

免疫治療的原理基礎是癌細胞發出的特定信號(如PD-L1),因此醫生會安排患者進行PD-L1蛋白測試,然後因應測試結果與患者分析成效機率。在香港,免疫治療藥物主要應用於治療頭頸癌、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和腎細胞癌等。

免疫治療藥物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單克隆抗體,以靜脈注射進行療程。常見的副作用有注射時不適、疲累、皮疹、痕癢和腹瀉等,但亦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較嚴重的肺炎、腸炎、肝炎或皮膚反應等。對接受免疫治療而取得良好成效的患者來說,抗藥性一般較遲出現,效力較持久。

與標靶治療相比,免疫治療的效果是不是更好?這不能一概而論,以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現時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標靶治療為特定基因突變(如ALK+、EGFR+)的一線治療,而免疫治療則放在第二、三線。事實上,很多與免疫治療相關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我們可期待更多的試驗數據來帶領癌症治療邁向新里程。

聖雅各福群會

註冊藥劑師林奕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