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浮南報道】煮一道美食,嘗一口人生的甜酸苦辣。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推行「真味·珍情」計劃,邀請多位長者透過煮食過程回味往事,中年喪夫後獨自北上創業的盧芳蘭(芳姨)以她的創業辛酸史,勉勵港人遇到困境時要逆境自強,「苦嘅嘢就放低先,再積極想辦法解決」。
現年七十四歲的芳姨回想丈夫早逝後境況「好辛苦好淒涼」,「嗰時心諗喊唔係辦法,好!收番啲眼淚」,決心從此不再哭,想辦法維持生活,便決意北上創業。當時她對子女說:「如果我唔去做就死梗,希望你哋聽聽話話,我就上去闖個世界。」她取得地產商賠償後到東莞虎門找親戚及買舖,怎料舖位在街巷,但想到毗鄰民居,便靈機一觸開雲吞麵店。
兩名年幼子女留在港由她的母親照顧,每隔一星期回港探望。創業毫無經驗,她凡事親力親為,由請人、買材料、去廣州辦貨,和管理員工都十分嚴格。她只做熟客生意,口碑重要,不容許員工偷望食客,要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枱面清潔,要把碗輕放枱面,讓食客賓至如歸。她用心經營,即使顧客外賣五十碗雲吞麵,她也不慌不亂。硬着頭皮經營,麵店生意大好,贏得「東莞虎門雲吞麵第一家」美譽。
這位事業「鐵娘子」對子女態度卻不強硬,對學業不寄厚望,「考唔到我唔怪你,我知道你有盡力便行」。結果子女不但孝順,亦順利大學畢業升讀碩士,令她老懷安慰。中港奔波廿一載,她在六十五歲時把麵店轉手給別人,返港退休。
麥桂嬋(阿嬋)也是一名樂觀長者,去年丈夫中風離世,她亦患白內障和糖尿病,「要繼續努力活下去,唔好話自己有病就低落,要硬淨。」她雖有感慨,但沒半點哀愁,閒時更到社區中心做義工,活出積極人生。她的撚手小菜大豆芽炒肉鬆是母親的獨門菜,連結三代人。
負責計劃的服務主任黃嘉雯表示,「煮呢味菜或者講佢嘅人生故事,對長者係抒發和釋放」。一班長者一起買菜、烹調和品嘗,整個過程讓她們細說當年往事,讓人世間的愛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