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患心臟病的風險大不同,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特別容易有大肚腩。最近外國有研究指出,女性擁有標準體重並不代表健康,還要觀乎體形比例,因為中央肥胖的蘋果身形女士,較下肢肥胖的梨形身形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三倍。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女士要管理囤積在腹部的脂肪,多做帶氧運動,少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例如蛋糕、曲奇及麵包等。
最近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分析二千多名停經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她們在研究初期並無心血管疾病,體重指數(BMI)屬於歐美的正常值水平(18.5至25)。經過長達十八年的追蹤研究,她們當中有近三百人最終患上心血管疾病。研究發現,患病的風險與她們的體形息息相關,腹部脂肪多,即中央肥胖的女士,較臀部及大腿脂肪較多的下肢肥胖女士,患病風險高出三倍。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陳穎思表示,上述研究發現停經的女性即使體重正常,但身體的脂肪分布對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有不同影響,腹部肥胖多屬內臟脂肪,影響胰島素分泌,較易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停經後的女性容易中央肥胖,或與賀爾蒙分泌改變有關。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男性高,除了更年期問題,曾出現妊娠高血壓的婦女,也較大機會老年後有血壓高。
陳說,除了遺傳基因影響,飲食、運動量及生活壓力,均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要預防蘋果身形,要從生活習慣着手,建議女性多做帶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或間歇性強度運動,均有助燃燒腹部脂肪。她建議每星期做五天運動,每次進行至少三十分鐘,亦要避免經常久坐。
至於瑜伽屬較靜態運動,難以消脂,但陳指瑜伽有助放鬆身體及減壓,降低皮質醇水平,同樣有助減少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飲食方面,她提醒應少吃精製食物,例如白麵包、白米、白糖及白麵條等,這些食物升糖指數一般較高,容易再度有飢餓感;相反,低升糖食物例如部分通心粉、麥片,部分水果如蘋果、西柚,能延長飽肚感,減少「口痕」,亦較能穩定胰島素。垃圾食物除了油分多,反式脂肪含量也高,容易肥胖,應盡量少吃。
為響應「世界心臟日」,本報與心臟專科學院合作推出五集「護心者聯盟」系列,逢周六刊登,由不同的心臟科專科醫生從生活及飲食等多角度講解心臟健康資訊,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護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