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障老友記演話劇 添自信

長者不懂表達感受,要患認知障礙症老友記說出心事更難。葵涌醫院話劇團於是舉辦戲劇工作坊,長者透過沒有死記的對白及由長者生活經驗編寫的劇本,變得活躍與自信。由十三名認知障礙症或抑鬱症長者組成的「樂齡劇社」,最「年輕」一位演員七十二歲,最年長更年過九旬。醫護人員指戲劇增加長者社交能力,他們笑容也多了。

葵涌醫院話劇團與該院老齡精神科日間護理中心合作舉辦「【老】友記戲劇工作坊」,但要為患抑鬱症或認知障礙症長者設計劇目絕非易事。精神科資深護師兼話劇團團長蘇偉生表示,最初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長者記憶力、體能及安全問題等,因此他構思一個關於富貴家庭與平民家庭聯婚的故事《全家幅》,講述男女兩家由初時爭拗禮金,到爭孫兒撫養權,最後達共識,一家和氣拍全家福。

毋須死記劇本 鼓勵創作

話劇演出時長約廿分鐘,蘇指,該劇目沒有設定繁複的走位,兩家人坐定定談判,亦不要求長者死記對白,反而將對話內容留白,讓長者通過揣摩角色即興發揮,目的是希望他們可參與創作,用生活的經驗完成劇本:「佢哋喺呢種沒有壓力嘅氛圍下,成日爆出好多驚喜花絮。」

八十八歲的李伯「多爛Gag」,被公認是劇社中的「星爺」,他指以前只會坐着看書、閱報:「參加劇社後成個人變得精神咗,仲識到唔少老友記,心情好好多。」在劇中扮演野蠻外母的葉婆婆今年八十五歲,因現實生活中沒有女兒,故聽到劇中女兒叫她「阿媽」已感覺開心,而在有二百名觀眾的公演中獲得掌聲亦讓她變得自信。

玩足球機明白角色定位

高齡精神病患者在日常面對面治療中,多數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感受。護理中心經理鍾麗君表示,醫護人員透過排劇從側面了解長者個性及長處,鼓勵善用以幫助別人,令長者獲得滿足感。蘇亦指會借助不同道具進行認知訓練,例如「過三關」三種圖形代表開心、一般及不悅心情,讓長者表達自己並感知他人,而透過「足球機」前鋒與後衞的角色,讓長者明白自己角色定位,從而帶出每人有不同立場以及特點的訊息。

記者:施文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