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洋污染危及珊瑚生長,漁護署公布今年「珊瑚礁普查」結果,本港水域的珊瑚覆蓋範圍比去年縮小,而反映珊瑚健康狀況的珊瑚色素平均指數更連續兩年下跌,但漁護署表示,本港整體珊瑚仍屬健康良好。
今年「珊瑚礁普查」於六月展開,為期四個月,範圍涵蓋本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三十三個普查地點中,九個位於海岸公園,包括海下灣、印洲塘及東平洲。
結果顯示,各地點的珊瑚覆蓋範圍介乎百分之十三至百分之七十八點一不等,當中錄得珊瑚覆蓋率逾百分之五十的地點只有十七個,比去年的二十個少,而錄得最高珊瑚覆蓋範圍的地點是橋咀洲北,達百分之七十八點一,但該處去年錄得的珊瑚覆蓋率為百分之八十三點五,下跌了五點四個百分點。
至於反映珊瑚健康狀況的珊瑚色素指數,今年九個評估地點的指數範圍介乎三點三三至四點二八,平均為四點○四。該平均指數已連續兩年下跌,去年平均指數為四點○九,而前年平均指數為四點一一。漁護署指,今年錄得的珊瑚色素平均指數仍高於一般平均值,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普查亦發現個別地點有珊瑚白化和棄置魚網,但只屬輕微。
是次普查亦發現二十種與珊瑚有密切關係的指定指標物種,包括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最常見的有海豬魚、石斑、蝴蝶魚、海膽、海參及寶貝螺;在西貢牛尾海和本港東北水域,錄得較多數量的相關物種有石斑、海豬魚、火點和細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