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屋交外界興建捱轟

【本報訊】施政報告力推過渡性房屋,並交由非政府組織負責興建,政府被質疑推卸責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在電台節目上否認推卸責任,指政府在過渡性房屋議題上會擔起促進者角色,例如放寬地積比率、為南昌街組合屋項目釐定標準等。

而運房局轄下設有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希望有效調動更多社會資源,令過渡性房屋做多些、做大些。至於政府方面,會聚焦在覓地和興建公屋。

單位分租計劃 倡推展至居屋

陳帆表示,當局正尋覓更大的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歡迎十八區區議會提出當區的閒置土地選址;若有私人機構有閒置土地,亦歡迎隨時聯絡他,當局會盡力配合。過渡性房屋被指杯水車薪,他說不論供應多少,能夠做的都應該做,就算少也要做。

施政報告提出新增土地七成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對於長遠房屋策略下公私營房屋比例是否需要調整到七三比,陳帆稱會聽取各界意見,年底檢討。

陳帆又稱,面對房屋資源短缺,政府會繼續積極覓地建屋,並會透過多個短期措施,善用現有房屋資源,包括鼓勵長者公屋寬敞戶調遷至較小單位,這個做法一舉兩得,因為單位大,長者難以打掃,亦對很多等候大單位的家庭有幫助。

陳帆續稱,現有三十八萬間未補價的居屋,如果多人參與房屋協會的未補價單位分租計劃,可以考慮推展到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單位,讓劏房戶分租房間。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任真批評:「長策建公屋目標落後,係政府缺失,而政府推過渡性房屋補鑊,但不肯擔大旗,補鑊都要人幫手,係不負責任!」

她亦指非政府組織受限於資源,管理過渡性房屋項目有好大風險,前線人員壓力好大,又要照顧租客需要,又要處理舊樓維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