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新年市道消費耷 海味店藥房執笠

新年零售市道遇寒冬?農曆新年將至,市面零售業本應暢旺,惟海味業界受制於內地對海味攜帶的相關條例管制,近年更嚴厲執行,至生意雪上加霜,有海味店直言生意近期下跌近兩成,更有店舖於新年前結業;藥房和零售業亦因內地調低多種消費品進口關稅,風光不再,業界直言生意下跌兩至三成,多間藥房結業;而油尖旺一帶旅遊熱點亦不乏吉舖。有零售業界直指,近期市面「較靜」,經濟向好卻是「旺丁不旺財」。

旅發局公布去年十二月,訪港內地客上升百分之七點二至逾四百二十三萬人,惟海味業界似乎未有因而受惠。有「海味街」之稱的上環德輔道西年近歲晚人流稀少,以往豪客拖篋前來「掃貨」已不復見。

上環海味街 內地客只佔一成

多間店舖稱現時主要客源為本地熟客,內地客只佔一成。風光不再,他們歸咎內地一二年底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禁止攜帶及郵寄水生動物以及燕窩等產品入境。雖然條例生效已久,但近年內地海關加強對燕窩、海味進境的執法,減低內地客購買意欲。

海味街一間開業二十多年的海味店,農曆新年前租約到期後結束營業,新年前進行清貨大減價,更寫明「要錢唔要貨」,負責人透露店舖主要客源為內地旅客。同樣依賴內地人客源的上水一間海味舖負責人羅先生坦言,自從內地收緊海味入口後,內地客下跌一至兩成,連帶消費額都下跌約一半,「以前啲大陸客一次過買十斤,依家得五斤,手緊咗好多」。加上今年海味貨量少,來貨價上升,其中燕窩來貨價更升近五成,擔心售價上升會影響銷情。

政策無先兆 藥房囤貨失預算

上環一間海味舖負責人吳穎星指,內地入口管制直接影響內地人的購買意欲,「連蝦米、元貝都唔過得關,又冇一個標準限額,佢哋畀人收過一次下次就唔敢再買。」吳認為,內地當局應為海味產品入境限額設定標準,令業界和旅客有法可依。

此外內地去年底調低多種消費品進口關稅,包括食品、化妝品及保健品等,嬰兒尿片和配方奶粉更加降至零關稅。

旺角一間藥房負責人范小姐指,關稅下調後生意即跌兩至三成,當中以雜貨、尿片和奶粉最為明顯,料影響過年後會進一步加劇。「以前香港係免稅之都,依家差價少咗,遊客都費事買!」

於全港擁有九間藥房的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林偉文指出,內地公布政策前毫無先兆,令業界大失預算,囤積大量存貨。而港九藥房總商會副會長劉愛國亦表示,下調相關關稅,加上網上代購風潮愈趨盛行,近期已有四至五間藥房不敵貴租相繼結業。

「往年呢個時候已經辦緊年貨,今年零售個市道靜咗!」零售及批發從業員協會理事長蔡宗建指,曾有健康產品和名牌商品的售貨員向他表示,近兩至三個月均無收到公司獎金,而有關款項佔其收入約一成。他解釋由於內地旅客消費力下降,而公司的營業指標又不斷提高,使前線依賴佣金的售貨員變相「減薪」。

學者料因旅客消費習慣改變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全球總體經濟向好,股市和樓市暢旺,他指旅客人數和零售業銷貨額上升等大數據「唔會講大話」,但強調影響市道有多方面因素,不排除內地旅客消費習慣改變,或將資金投入股票和樓市,令本港部分零售業表現疲弱。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指,政府與內地當局就輸出燕窩及海味到內地磋商一年多,原則上已達共識。他希望政府豁免海味的相關規定,「其實好多海味都係由內地嚟,點解唔可以運返上去呢?」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