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香港在中國歷史進程中

九七年收回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北京的第一位考慮,是這樣的安排實現了國家統一,維護了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第二位考慮是保證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為中國的現代化繼續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這兩個考慮,有主次、有前提,當然,北京希望能魚與熊掌兼得。

一開始,英倫抗拒中國收回香港,並用香港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會遭「破壞」恐嚇北京。英夷甚至明言,香港若沒有英國人的繼續管治,經濟和民心、國際社會的信心都會崩潰。然而,北京不為所動,正告英倫,主權問題不能談判,中國更不會把國家的現代化僅僅寄放在香港身上。北京的立場十分強硬,國家主權、統一永遠是第一位的,是壓倒一切的,絕不能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害,更不會和任何東西做交換。

然而,香港一些人特別是反對派並不相信,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更有自以為是的「解讀」,對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核心價值」又十分自戀、無限膨脹,別有用心者還用這些挑戰、衝擊北京對國家統一和主權安全的底線。他們看到這些年的世界變化、分離逆流,於是也幻想着只要「追求民主普選」、勇敢抗爭,北京頂不住壓力或害怕香港生亂,就會「順應潮流」,在「一國」立場上退讓,其中不乏有人異想天開的以為,搞「本土自決」、「香港獨立」此其時矣。

朝廷面對他們的抗爭曾有所「寬鬆」,助長了他們的氣燄,以為只要敢鬥敢鬧,朝廷就會步步退讓。如果朝廷強硬了,他們則以為此一時之事,自己「堅持鬥爭」,雞蛋終能撞破牆壁。他們看不到香港問題只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進程中而已,國家統一、中央集權不可撼動,這才是歷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