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派別有用心 逢中必反挑政爭

懷仔獲發「行街紙」的事件,在本土派逢中必反、逢內地人必狠批年代,一宗非政治事件又再被發酵成政治爭議,學者明言,去年「佔領中環」事件,不少民生議題動輒被本土派團體演繹成針對不同意識形態人士平台,今次協助懷仔的若非建制派議員,網民反應未必如斯激烈。

淺水灣早前發生的英菲混血少女墮斃案,揭發無證兒童在港悲慘生活,為避免悲劇重演,懷仔外婆毅然向外求助。可是,觀乎懷仔事件曝光之後,本土派人士的反應,中港矛盾似又再一次被激化,也有人直指,若非建制派其中一位重量級人馬陳婉嫻出手,政府多個部門未必會大開綠燈,懷仔也不能如此輕易地獲暫發「行街紙」。

但有建制派中人透露,看不到懷仔是因陳婉嫻而獲「厚待」,而從目前的政治氛圍推敲,當局無論如何處理也隨時會令事件成為政治炸彈:「本土派梗係想即自首即解,但如果咁做,政府咪變相有政治考慮,唔使諗人道同恩恤理由,第日有咩類似個案,又畀非建制派抽水。」

學者:當局處理方式合理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亦認為,本土派今次反應如斯激烈,某程度是因陳婉嫻屬親中陣營的工聯會而借題發揮,他認為懷仔事件其情可憫,當局處理方式合理,應與協助議員是誰無關,而換轉在數年前發生,事件日內或已能簡單地平息:「佔中後社會撕裂,除非係本土派中人幫懷仔,否則邊個幫,佢哋一樣嘈,泛民幫就嘈少啲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