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政改撬票技術活 民意多寡無關係

上周三香江府衙「千呼萬喚」公布了二○一七年香江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改方案。一如事先不斷宣稱的那樣,方案一定不能溢出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的框架,一定不能違背「決定」中的「核心要素」,只能在參選人「入閘」和「投票方式」等無關痛癢的細節留下「商討空間」。而對這一切反對派也早已宣稱根本不足以改變他們否決政改方案的既定立場。

場面混亂 鬥成一團

果然,方案公布後,反對派和社會輿論對討論方案本身完全沒有興趣。香江府衙和反對派也一下子進入了事先安排好的「大打民意戰」。一方大力宣傳「袋住先」,一方大力宣傳「對假普選說不」。方案公布當天,CY就「迫不及待」的率先落區宣傳政改。支持者和反對者也早就「恭候大駕」、「嚴陣以待」。CY和林鄭月娥登台宣講,立刻被台下聲浪淹沒。反對者擬衝擊現場,香江捕快和支持者拚命「護駕」。不消說,場面混亂,鬥成一團。「宣講會」二十分鐘散場。CY和林鄭的座駕在警方保護下「衝破重重包圍」離去。

過了三天,按照原計劃,林鄭率領三十位高官坐敞篷大巴全城巡遊宣講,擬到一些地方落車向市民派發政改方案、宣傳單張,和「市民零距離接觸」。此招是重施當年貪曾「起錨」故技。然而,據說「經過評估」,環境更加「險惡」,高官們「不宜中途落車」,「免得安全會受影響」。於是敞篷車在警方奮力阻擋示威者、「清場」完畢的大道上,風馳電掣,好不爽快。官員們一邊揮手,一邊喊着誰也聽不清楚的口號,飛龍在天於港九新界,宣傳政改於匆匆而去,零距離接觸成了根本沒得接觸。

反對派這邊當然也沒有閒着。星期天他們在港鐵站口等人流興旺地方派傳單、做演講,大肆宣傳「對假普選說不」,「堅拒袋住先」。他們受到「文明對待」,支持政府的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沒有派人「踩場」,作針鋒相對的反宣傳,展示民意。前往準備「維持秩序」的香江捕快們也難得消停。只是不知此狀況能有多久?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對反對派的「猖狂」大概忍不了多久也。

撬票猜測 戛然而止

這樣的民意戰不會有甚麼「爭取民心」的效果,只會激化矛盾,進一步「撕裂」,令政改被否、一拍兩散,形勢更為緊張。反對派中的大多數人反對「袋住先」,有利益的原因,有意識形態的原因,有政治面子的原因,有對形勢判斷的原因,有鬥爭策略的原因,就是沒有「順從民意」的原因。因為民意從來就是多元的或二元的。反對派之所以能選上議員,有不弱的民意支持。在立法會長期選戰中,一直能得到接近百分之六十的支持率。在今次政改,雖然多次民調包括左派機構民調都說支持「袋住先」超過六成;稍後愛國愛港陣營發動的簽名相信也能輕易超過百萬人大關,但反對派不會視其為改變自己立場的「民意根據」。因為第一,這些民調的「有效樣本」極微,通常只有數百。這在七百萬人口的香港根本說明不了甚麼。第二,街頭簽名、單位簽名更是「疑點重重」。而多年來,不論是反對派還是建制派對這類民調和簽名都是採取「對我有利」就宣揚,「對我不利」就當「冇到」的態度。如此這般,香江府衙怎麼能指望「打好民意戰」就能讓反對派「回心轉意」?

政改方案公布、民意戰打響後,所謂政府「撬票」問題之猜測議論戛然而止。在此之前,香江府衙有連串「小動作」,放出「心戰」風聲,表現頗有信心的樣子。其實政改之爭不論吹得多麼「高端、大氣、上檔次」,要想在立法會通過,始終就是一個技術活──能否「撬票」的技術活;而民意戰非撬票之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