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吸取教訓掌主導 軟硬互用存一心

「政改三人組」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最近「謹慎樂觀」的表示,對政改獲得通過的機會「由極度悲觀變為審慎樂觀」。理由是「民意和立法會議員的反應比過往緩和,有好轉迹象」。

俯首帖耳 聽命行事

譚局長的「謹慎樂觀」理由今次只說了一半。另一半他在兩周前已經說了,那就是他和「政改三人組」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赴北京和負責港澳事務的官員「務實商討」今次政改的多個方案,他感覺朝廷官員比他們對通過政改要樂觀。朝廷官員坦率告訴他們,今次政改並非「終極」,今後普選行政長官還有完善的餘地。這表明朝廷已向反對派搖出橄欖枝,雙方「重啟對話」大有可能。

正是譚志源、袁國強北京之行返港後「代」朝廷公開釋放了這些「積極」的訊息後,反對派中的一些「溫和理性」議員對政改的態度「比過往緩和」起來,雙方都在「謹慎」營造「重啟對話」、「商談政改」的良好氣氛。現在朝廷和香江府衙要做的是拿出一個甚麼的政改方案,吸引反對派議員坐下來「對話商討」。

幾個月前,在首輪政改諮詢「基礎」上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決定」是雙方還可以商討政改問題的最大障礙。這個「決定」幾乎把政改推向絕境,並提前引爆了「佔中」,令香江經歷了七十九天的「佔中」、「雨傘運動」。當時學生組織、反對派一致要求朝廷撤回「八三一決定」,否則政改必泡湯。而朝廷則一再表示「絕不妥協」,不要說「撤回」了,「決定」本身更是「不可撼動」,不會作出任何「修訂」。

七十九天的較量,「佔中」被和平清場。朝廷的立場紋絲未動。「雨傘運動」銳氣大挫。然而政改僵局並未解決。在此局勢下香江府衙展開第二輪政改諮詢,當然只是做做樣子,走走程序。反對派不會對這一輪政改諮詢作任何回應。香江府衙也希望在兩岸已無多少「猿聲」之下趕快「輕舟已過萬重山」。對今次政改,所有話事權、主導權都在朝廷手裏。反對派固然「爭不到甚麼」,香江府衙也只能俯首帖耳聽命行事,上面讓幹甚麼就幹甚麼,讓怎麼幹就怎麼幹。

盲目信曾 兩次教訓

朝廷如此這般,是吸取了曾蔭權當特首時兩次政改的教訓。○五年那次,朝廷「盲目」相信曾蔭權,以為他拍着胸脯吹牛「搞得掂」反對派,撬走立法會幾票沒問題。於是朝廷基本上當甩手掌櫃。事實是,港英餘孽出身的曾蔭權無論「本心」還是手段哪裏搞得掂反對派?反對派只消一招「綑綁術」,只消要求普選時間表、路線圖就把曾小子殺得大敗,○五年政改原地踏步。

一○年那次政改,朝廷不再相信曾蔭權有能力打贏這一仗,開始相當程度的介入。意料不到的是,反對派因為「五區公投」發生內訌分裂。朝廷抓住這個機會和民主黨等「溫和反對派」展開談判。曾蔭權和香江府衙遂成為「配角」。在政改談判後期,曾蔭權搞了兩個動作,表面上「是為朝廷辦事」,實際上是暗中助力反對派:其一是曾蔭權向朝廷施壓,聲稱今次政改通不過,就無法再管治香港,作出「掛冠求去」之狀;其二是大搞「政改起錨」,和公民黨的余若薇辯論,把她封為公投運動領袖,幫其建立「合法地位」,助長反對派的氣燄。而他在「起錨」及辯論時的表現又十分糟糕,令反對派在談判桌上聲勢大增,讓朝廷難堪。

有了曾蔭權的反面教訓,朝廷對今次政改要完全掌握主導權、主動權。「八三一決定」也好,責令「佔中」和平清場也好,向反對派搖動橄欖枝也好,軟硬兩手巧妙運用都是在表明主場歸我、早有謀劃、存乎一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