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蒸煮飯盒169℃ 超高溫食出癌

標榜「蒸煮加熱一take過」的可攜式蒸煮飯盒,近日風靡萬千OL。飯盒體積細小,但功能多多,不但能翻熱飯餸,更可煮飯、煮粥及蒸蛋,吸引不少OL選購,在辦公室內烹調菜餚。本報購入四款平價的多功能蒸煮飯盒,並委託專家測試,發現其中三樣本的表面溫度過高,達致攝氏八十度至九十度,容易灼傷皮膚。煮飯期間更發出陣陣「膠味」,專家警告,容器內溫度超過攝氏一百度,會釋出塑化劑及雙酚A污染食物,不建議市民購買,塑化劑及雙酚A可致癌。

最近坊間攤檔及網店售賣多款可攜式蒸煮飯盒,記者購買四款價錢介乎三十元至五十元的飯盒,其中三款具蒸煮功能,餘下一款則只可用作翻熱食物。該三款蒸煮飯盒的設計大同小異,內裏設有膠製的蛋架及不銹鋼容器等,機身貼有「合格證」貼紙,惟其中一個樣本未有提供說明書。

隔熱功能差 傳塑膠味

記者用具有蒸煮功能的樣本三及樣本四飯盒試煮米飯,根據指示,先將一百五十克的白米加入一百二十毫升水,並在飯盒內加入一百毫升水,蒸煮三十分鐘。樣本三不消十分鐘,飯盒表面已經熱騰騰,未幾更感燙手,期間飯盒發出陣陣塑膠味。而樣本四表面只發出微溫,未有發出塑膠味。三十分鐘後,兩個樣本均成功煮成熟飯,但白飯口感較硬。

記者將四個飯盒交予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鄭家偉進行安全測試,結果發現只可翻熱食物的樣本二,在加熱期間表面溫度為攝氏三十四度;而其餘三個具蒸煮功能的飯盒,鄭先在容器內放入清水模擬蒸煮情況,運作十分鐘後,樣本一及樣本四的表面溫度已分別上升至攝氏八十三度及八十度,樣本三更高達攝氏九十度,反映樣本的隔熱功能不足。

鄭隨後再測試飯盒在「煲乾水」後的安全情況,雖然其中三款均設有防止過熱的「跳掣」功能,惟樣本一及四的發熱器要待溫度升至高達逾攝氏一百五十度才會「跳掣」,「如果佢唔識自己跳掣,飯盒會不斷加熱,最後有可能會過熱着火。」鄭指,三個電飯盒的外殼均為全塑膠製造,理論上不會導電,而且它們均接駁地線,漏電風險較低。

有害物質 或污染食物

不過,測試結果卻顯示,在運作期間,位於樣本一、三及四的發熱器旁塑膠部分,溫度分別高達攝氏一百六十九度、一百一十九度及一百四十四度,容易釋出致害物質。鄭解釋,雖然一般塑膠的溶點為攝氏一百三十至二百六十度,但內裏有害物質如塑化劑及雙酚A會在溫度超過攝氏一百度後釋出,加上溫度愈高,釋出的速度愈快。

「樣本一同樣本四(發熱器)旁邊塑膠嘅溫度,去到(攝氏)一百四十度以上,好可能會令有害物質釋出,所以理想嘅電飯煲一般入面都係全金屬。」鄭指,是次測試的飯盒塑膠部分所釋出的塑化劑及雙酚A,可能會接觸食物並依附在表面,部分亦可能隨「倒汗水」沾染食物。

超過45℃ 能灼傷皮膚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皮膚接觸攝氏四十五度以上的物品會導致灼傷,令皮膚出現水泡、紅腫等徵狀,如長期接觸高溫物品,更會引發主婦手,難以完全根治,「除咗表面溫度,飯盒嘅水蒸氣,都會令皮膚灼傷,所以要小心。市民灼傷後,要即時沖凍水,直至唔痛。如果出現水泡,已經係二級燒傷,要盡快求診。」

就飯盒表面溫度過高問題,樣本四的設計工程師表示,該產品已取得國家安全認證,但由於飯盒外層只有一層,不能避免表面溫度過高問題,已在產品上印有警告標語,提醒用家小心。樣本一及四的廠商則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