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一場來去匆匆的狂風暴雨,蕩滌了污泥濁水;回歸十五周年的今天,香港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七月一日,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縱使一場風雨洗不掉所有陰暗,起碼港人已經看到了一線曙光。

「風雨送人來,風雨留人住。」國家主席胡錦濤時隔五年後重臨香港,除了帶來中央政府的祝福,也見證了第四屆特區政府的誕生,為香港揭開新的一頁。他呼籲各界團結,齊心協力把香港各項事業推向新台階,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主席希望香港明天更美好,良苦用心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香港回歸十五年來的經歷告訴人們,昨天的道路崎嶇不平,明天的道路同樣會是坎坷難行。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十五年前的今天,英國人的米字旗在淒風苦雨中降落,帶走無盡的離愁別緒,五星紅旗則在電閃雷鳴中冉冉升起,一洗中華民族百年恥辱。大部分香港人衷心希望回歸後的香港可以繼續保持繁榮穩定,「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無奈事與願違,十五年後的今天,香港仍然陰晴不定,人心仍然未能回歸,「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與人們當初想像的仍然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人們見到的是,香港回歸後除了更換一面國旗,以及將總督府改為禮賓府,其餘一切幾乎沒有改變,高高在上的還是港英餘孽,囂張跋扈的還是洋奴漢奸,洋大人依然掌握司法大權,正義傳媒依然遭受打壓;多少愛國愛港人士心灰意冷,多少人淪為維園阿伯,多少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十五年來,經歷過董建華和曾蔭權前後三屆政府的管治,香港各方面非但沒有進步,反而每況愈下。政治爭拗無日無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社會民生千瘡百孔,貧富懸殊日益惡化,深層次矛盾空前激烈……這就是香港的現狀。最不堪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竟愈來愈迷惑,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思。

香港背靠日益強大的祖國,享有近水樓台之利,而中央政府也真心希望香港好,對香港幾乎有求必應,年年送大禮,為甚麼回歸後的香港會不進反退呢?為甚麼香港人心漸行漸遠呢?這固然是因為兩地制度有異,價值觀不同,加上內地在高速發展中出現不少政治和社會問題,為港人帶來某些負面觀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政府挑選和任命的兩位特首都能力不濟,而且一蟹不如一蟹,令港人極度失望。

尤其是口口聲聲「我會做好呢份工」的曾蔭權,治港七年一事無成,把香港搞得亂七八糟。最令人難以容忍的是他不僅無能,而且貪腐,從與富豪勾勾搭搭,肆無忌憚地接受豪華款待,到濫用公帑周遊列國,不豪不遊,不豪不住,排場甚至超過國家領導人,令香港好不容易建立的廉潔形象毀於一旦。曾蔭權的所作所為,不僅葬送了香港的廉政與法治,亦令「一國兩制」蒙污,令「港人治港」備受質疑。

中央有決心 點石可成金

人之將走,其言亦悲。曾蔭權昨日最後一次以特首身份發表「香港家書」,表示對離任「百感交集」。誠然,這確實是他真正的心聲,喝英國人奶水長大的曾爵士,下台後不僅告別特區政府,告別港英政府,同時也告別那班曾殷勤款待他的富豪,以及富豪的私人飛機和私人遊艇。「七年一覺特首夢,贏得貪官薄倖名」,貪曾對權位難捨難分,百感交集,一點也不奇怪;更重要的是,他下台之日,就是秋後算帳之時,台灣陳水扁的今天,可能就是他的明天,此時此刻的他恐怕不只百感交集,簡直惶惶不可終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歷史終於翻到新的一頁,曾蔭權政府下台,梁振英政府上場,為香港帶來生機,帶來希望,現在該是重新出發的時候了。不過,曾蔭權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一堆爛攤子、埋下的無數地雷,仍會阻礙新政府施政,想在短時間內撥亂反正顯然不切實際;何況外國勢力虎視眈眈,反對派興風作浪,建制派明槍暗箭,新政府未來五年可謂荊棘滿途,舉步維艱。

在阻力重重、危機處處的情況下,梁振英政府要實現「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除了要加倍小心,加倍努力,還要顯示出更高的政治智慧,才能讓市民看到其勇氣、決心與承擔。當然,「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新政府能否取得成功,始終離不開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正如我們一再指出,唐僧取西經,不管孫悟空如何神通廣大,還是需要天庭及佛祖等不斷出手相助,才能降妖除魔,化險為夷。事實上,香港問題錯綜複雜,許多事情並非特區政府所能單獨面對,必須中央政府出手才能解決。所以,香港明天會不會更美好,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央政府的決心,只要中央有決心,點石就可以成金。

唐代劉禹錫詩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來去匆匆的風暴帶着驟雨吹向西方,東方陰霾消散迎來日出,對於回歸十五年、剛剛改朝換代的香港來說,這是一個好的預兆,也是好的開始。但願香港告別烏煙瘴氣的過去,迎接清新明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