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經日本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投票,民主黨新任黨魁野田佳彥當選日本首相。野田畢業於「松下政經塾」,在防務、外交方面秉承其強硬風格,在領土問題上對華態度強硬,主張參拜靖國神社,更有甚者,他認為靖國神社內供奉的甲級戰犯並非戰爭罪人。對此,外界有言論擔憂,野田佳彥成為日本首相後,將制訂對華不利的政策,令中、日關係緊張。此番言論,未免過慮。
昨日本欄已說明,日本首相雖在執政黨產生,但受制於黨內各派系,亦需預留部分內閣席位給支持他的派系。這些內閣成員議政時,較多考慮其派系利益;若首相開罪其派系,閣員甚至可與其他派系合作提出不信任動議,令內閣倒台;此外,在野黨每每左右內閣的施政。故此,日本實難以單憑首相的個人意願或政見而改變外交政策。
觀乎今次民主黨黨代表選舉,原本備受看重的是海江田萬里和前原誠司。海江田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一派,親中態度明確;前原是前外務大臣,對華態度強硬;而野田佳彥選舉時則有別過往,外交上主張偏中間的路線。經黨內各派系協調後,結果選出野田為新任黨代表,接替首相職位。
不管野田上任後會否回復強硬,面對黨內、外親華的派系,他難以避免與中國合作。中日雙方於○八年簽署《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表明雙方要增進政治互信,加強互利合作;雖然一年後日本執政黨輪替,但從日方聲明所見,新首相上任對中日關係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