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後接替趙紫陽出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在位期間堅持當年中央處理學運手法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必要措施,但也曾多次向西方媒體鬆口,為「六四」溫和定性。二○○○年他在北京接受美國記者專訪時,表示理解學生追求民主自由熱情,為中國領導人首次對外帶善意地公開評價這場學生運動。
江澤民在二○○○年赴美出席聯合國會議前夕,八月十五日罕有地在度假勝地北戴河,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時事節目名主持華萊士的專訪。
當江澤民被要求比較他在四十年代參加抗日示威活動與八九年的學運有何不同時,他回答說:「在一九八九年的風波中,我很理解學生們追求的民主自由的熱情,而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努力完善我們的民主制度。」
但江接着不點名指摘有人「假借民主之名,企圖唆使青年學生推翻政府」。當華萊士拿着那幅王維林隻身阻擋坦克的照片,問江會否被那人的勇敢行為所感動時,他回答:「我們完全尊重每個公民自由表達他想法和需要的權力,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都絕對不贊成任何公然反對政府的行為。」他也指出,那輛坦克最後停下來,並沒有輾過那名青年。
早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江澤民首次訪問美國,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也談及「六四」事件,並婉轉承認當局在處理上犯錯,他說:「不用說,政府在處理政策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缺失,甚至錯誤,但我們一直持續不斷地努力求進步。」外界認為江澤民此言是想改變美國對中國政府處理「六四」手法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