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屯門至馬鞍山的新界單車徑網絡全面投入運作,惟危機處處,路面老問題未解決,單車友「炒車」意外頻生,而近民居的路線設計亦令村民提心吊膽。本報發現該超級單車徑部分路段存在盲點,附近村民出入時常與單車擦身而過,單車友又因視野受阻致險象環生。今年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數字大幅上升,專家及議員直言政府未有考慮單車徑的實際使用情況,促土木工程拓展署多聆聽市民意見,設計以人為本的單車徑。
「啲單車又密集又行得快,唔好話小朋友同老人家,我都差啲撞親!」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月底開通,江先生與家人居於青山公路旁的古洞村聯生區,新建單車徑就在村口必經之路。他指該段單車徑以蛇形設計,加上鄰近工地的圍板阻擋視線,出入時一不小心就撞上單車,常險釀意外。他又指即使村口有膠柱及警告路牌,但鮮有單車友減速或落車,憤斥政府若無能力令單車駕駛者守規,則不應建單車徑來製造矛盾。
米埔新村合盛圍副村長梁威權亦指,單車徑牛潭尾至米埔新村一段設三個過路位,單車友需橫跨行車線過馬路,其中兩個分別已設紅綠燈及擴闊路面,但近米埔新村一段卻沒有任何輔助過路設施,單車友由元朗往上水方向時,右方一排幾十米大樹阻擋視線,恐忽略來往車輛而發生意外。現時假日該位置有人駐守,提醒單車友小心車輛,但長遠應加裝紅綠燈。他又指單車徑部分工程仍在進行中,對村民出入構成危險。
類似盲點亦出現在壆圍南路,在新建單車徑連接行人路的位置,是不少單車友的歇腳處,但該連接點鄰近大急彎,加上單車徑的斜坡,單車友重返單車徑時,分分鐘未及看清來往單車而發生碰撞。
新單車徑同時遺傳本港單車徑的老問題。「其實點會踩幾十米又落車推吖,根本都唔方便。」岑先生日前首次試騎,批評單車徑如「斷橛禾蟲」,每隔約五十米便需落車推車。單車徑中間有多個俗稱「神主牌」的減速欄,或多條黃色膠柱及鐵柱,令車路一截截,但記者見幾乎無人落車推車,部分單車友甚至直接改行行人路,人車爭路場面頻頻出現。
另外,新單車徑的壆位設計製造高低差,新手單車友容易失控,部分人鋌而走險,索性在馬路騎車,甚至逆線行車;又有人在僅約一米闊的行人路上行駛,場面驚險。
單車團體三加一單車同學會創辦人劉錦滿表示,單車徑「神主牌」及高低壆位可防止單車駛上行人路,但「將心比心」,要求單車友頻頻落車是「不切實際」。他指本港道路設計是「汽車優先」,單車徑總要斷開讓路,加上設計缺陷,顯示設計未夠人性化,建議參考其他單車城市,及多聆聽相關團體及專家意見,讓單車徑更貼近市民所需。議員陳恒鑌表示,新單車徑部分路段設計遜色,盲點問題更可能危及市民安全,批評部門未有細心了解使用者需要。他指本港單車發展本已落後,促盡快處理問題,如派員於首三個月實地觀察,補漏拾遺。
新單車徑意外頻生,警方數字顯示,上水至元朗段開通首周已發生至少十六宗單車意外。據運輸署資料顯示,今年一月至八月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宗數接近一千六百宗,較去年同期上升四成七,造成十三人死、近二百人重傷。發言人指一直聯同道路安全議會及警方進行宣傳及教育,提高市民騎單車安全意識,並提醒駕駛人士和騎單車人士互諒互讓,避免意外。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表示,自單車徑工程規劃至今,一直與持份者保持溝通,單車徑開通後,已開始增設方向指示牌及告示牌,並正與運輸署檢視較繁忙路口的改善措施及工程,同時透過道路安全議會加強宣傳。
圖:朱偉坤/文:劉燁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