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人才死結 絕難解開

北京目前挑選第四屆香江特首,壓力比以往大得多。因為回歸十四年,董建華、曾蔭權兩位三屆特首給後繼者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尤其是曾蔭權○五年接手後,幾年來的無能管治,荒誕施政,白白浪費了「撥亂反正」、「振衰除弊」的寶貴時機,把爛攤子搞得更爛、更亂,香港下滑得更快,矛盾更多更深更尖銳,現在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面對這樣的爛攤子,甚麼人當特首能夠打理?這個何人堪當重任的壓力全落在北京身上。

環顧香江官場政壇,無論是朝廷刻意培養多年的,還是自己「跳出來」的,無論是自家營壘的,還是反對派陣營的,無論是民望低的,還是高一些的,就那麼幾個人,掂來掂去,朝廷恐怕無一滿意者。這些「疑似特首」人選,摒除政治考慮,僅以才具、能力而論,也無「合格」者。總之,朝廷選人向來要講「德才兼備」,然今天選特首,是德也不行,才也不夠,選無可選也,最終結果,恐怕只能「求其」算數,「德才」兼失也。

朝廷選董建華當首位特首時最「輕鬆」,因為「事非經過不知難」,那時「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還沒有「實踐」,皆紙上談兵。香港人當中有沒有真能幹好特首的人才,朝廷更是不知道,以為像董建華這樣「家世華貴」、人脈很廣的「商界大人物」一定能當好特首,游刃有餘。

朝廷選曾蔭權當第二位特首時,心情已變,頗不輕鬆了,但仍然不清楚選甚麼樣的人能夠幹好。在選人範圍很窄、形格勢禁之下,對曾蔭權先是「試着用」,後發現很不理想,卻又只好「湊合着用」,因為朝廷還是手中無人,且不想再折騰了。然而,朝廷和香港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在「湊合用」及「人事苟安」中,眼巴巴看着香港一步步更爛更亂。

這個趨勢能否由第四屆特首扭轉,首先取決於北京選人。對此,北京當然知道,只是這個「人才死結」絕難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