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及「高分低智」,不知大家對IQ(智能商數)及EQ(情緒商數)認識有多深?今時今日,要評論一個人成功與否,已經不再側重IQ,反而EQ才是成功的關鍵。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很多工作都講求團隊合作,而EQ正正涵蓋相關的技巧,如溝通技巧、控制情緒、抗逆能力等。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提升EQ?不妨聽聽兒童教育工作者分享的教養貼士。
近二、三十年間,心理學界才對EQ進行研究,兒童教育中心「Steps Education」課程總監梁嘉敏(Carmen),早年曾於美國麻省進修兒童發展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她深信EQ對孩子全人發展的重要性。她表示,EQ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嬰孩一出世,已經開始學習看別人的「眉頭眼額」,每天的生活點滴,也是提升EQ的學習機會。EQ高與低,視乎人生經歷,當中以青春期的遭遇尤為重要。
「根據心理學家指出,踏入青春期,青少年處於塑造自我形象的階段。這時甚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當想像中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自己存有一定的差距,青少年便會不停自我反省、自我掙扎:『為何兩者會有不同?究竟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內心的角力,觸發很多情緒反應。若缺乏相應的正面學習體驗,可影響隨後的自信、抗逆能力、溝通能力、管理情緒等方面的發展,所以青春期是鞏固EQ的關鍵階段。」
想提升孩子的EQ?Carmen建議家長可參考美國心理學教授Dr. John Gottman提出的方法——emotion coaching。「該方法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對其情緒表示理解及認同。無論是大人或細路,也要明白一些事實:情緒是生理反應,你不可能否定其存在。正如出現肚餓這生理反應時,你不可說:『唔准肚餓』,情緒亦然。當見到孩子想哭時,家長不可說:『唔准喊』。作為家長,要認同孩子相應情緒的表達。」
「第二步是標籤情緒的類型,如開心、悲傷、緊張、憂慮、失望等,而不是純粹歸類為『開心』或『唔開心』。家長協助孩子描繪當下情緒,描繪得愈仔細愈好,可更易找出背後的原因。第三步是誘導孩子思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或用甚麼方法處理當下的情緒。如果從小掌握上述技巧,孩子逐漸懂得如何管理情緒、面對逆境等,有助提升EQ。但有點要留意,EQ高的人,並非沒有情緒,只不過他懂得面對情緒的技巧,並把負面反應降到最低而已。」
畢業於名校,會考考獲七優,拔尖進入香港大學,Carmen選擇的不是眾人眼中的神科,而是教育系。「小學時,親睹一位成績較差的同學,常被老師針對,其後開始變壞,甚至做出自殘舉動。此經歷令我反思教育的意義,並萌生做老師的念頭。」大學面試時,她曾對當時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說:「想讀教育是因為我想把最美好的送給我們的下一代。」大學畢業後,她投身教育界工作,幾年前毅然創業,成立兒童教育中心。她深信「熱愛身邊的事物」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所設計的課程均從孩子本有的好奇心出發,例如間中安排孩子一些生活體驗。日後更打算組織一間慈善團體,為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安排交流活動,讓他們接觸平時無機會接觸的人和事,從而開拓眼界,進一步發掘本身的潛能。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方偉堅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模特兒:Bryan@2Ind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