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泉×陳飛 而立的覺醒

子曰:三十而立。可是有多少人能在而立之年確認自己的發展出路?

加藤泉與陳飛,分別來自日、中兩國的著名藝術家,風格沒甚麼聯繫,卻巧合地於30歲找到一條自己想走的創作路。二人現正於貝浩登(香港)畫廊舉行個展,除了展示最新創作,也展現個人對人生的種種思考。

由建築轉戰畫壇 

「30歲時,我才決定跑去畫畫,那年自覺由小孩變成大人,足夠成熟,想認真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在大學唸油畫系的加藤泉,投身畫壇似是順理成章,但原來在30歲以前,其身份一直是建築工人。「家人都不懂藝術,那一年才醒覺到,自己真的想去畫畫,於是毅然放棄建築工人這份正職,重新投入創作,就算家人不太支持,也不理得那麼多。」抽象新穎的創作風格,讓加藤泉於2000年開始崛起,其創作有兩大特徵,除了多以《無題》命名,畫面上的人物形象更是令人一看難忘。

創作隨心而行

「那不是一個公仔角色,也不是指向某個人。繪畫時,也沒想過要加插甚麼訊息進去,是一種很隨心的創作。」其實加藤泉曾試過以花草、動物作創作主體,但最終還是繪畫那些大頭瘦身的「人形」,色彩詭異鮮明,沒有多餘枝節,沒表情也沒性別,彷彿在表現一種原始簡樸的人性氛圍,像要引發大家對人的存在感作出反思,看似空白,但總能令人駐足沉思。

木雕配合油畫

是次展覽,可親睹加藤近年新作的多幅油畫,還會展出木雕人像,那是他用以配合繪畫的創作。

「不停的畫了幾年,有一刻突然甚麼感覺都沒有,很沉悶,也不知如何繼續畫下去,那時便開始了創作手作木雕。有趣的是,木雕創作真的讓我重拾衝勁,又繼續畫下去。」加藤坦言,邊繪畫邊做木雕,可令自己的創作更加平衡。

由直觀轉向隱晦

「以前拿起畫筆,簡單來說是為了好玩,今年30歲,是成年人了,畫的東西不想再那麼直觀,想變得深沉隱晦一些。」

小時候被父母送到北京習畫的陳飛,今年才30歲,已在藝壇贏得不少艷羨目光,在剛過去的2013年蘇富比(北京)秋拍會,畫作《熊熊的野心》以超過5百萬元人民幣成交,備受注目。綜觀陳飛的畫作,筆工細膩,以簡單直接的黑線勾勒出煩瑣的枝節,每根小草、每條頭髮、每寸肌理均被仔細刻劃出來。當人家在美學上追求留白、抽象,他卻別具一格:「這跟人的性格有關吧。我就是一個如此糾結的人,愛乾淨、愛細緻。」

構圖充滿故事性

雖說力求精細,但陳飛的畫作仍給人足夠的想像空間,因作品構圖充滿故事性:「這種用畫面說故事的思路,主要是電影和漫畫帶給我的。」像今次展出的作品《黯淡星》,畫中人是頂着漫天繁星的遊子,同時又腳踏埋在草堆上的巨型白骨,遊子是踏出旅程的第一步,還是經歷種種後黯然夜歸呢?細緻的畫工仍能築起無盡的想像空間,至於真相是甚麼?他說:「我是在畫一個夜歸人,但你覺得他是出發旅行也無不可,即使與我的本意不一樣也沒所謂。我只樂於用畫作去表達自己。」

藝術是跟自己打仗

偏執細緻的他,出奇地是一個非常隨性的畫家,「繪畫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我沒有義務去服務和引導別人,讓他們明白我在畫甚麼。」而這種沉醉在個人創作的個性,正是他以往沒有選擇電影製作的原因。

至於作為一個職業畫家,畫作在拍賣市場備受注視,藝術與金錢掛鈎,創作還能自由隨心嗎?陳飛笑着回答:「既然將繪畫當作職業,你就不得不去認可這個商業系統。而你能作的,就只有更少去關心這個市場發生甚麼事。怕自己的創作要去迎合市場嗎?我想不會吧,有了名氣後,應該可畫得更自私,更放膽吧!」也許真的如陳飛所說,藝術創作,其實只是在跟自己打仗。誰人喜歡你的東西?不用理,也理不了。

加藤泉(Izumi Kato)

著名日本藝術家,1969年生於島根縣,1992年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畢業,現居東京。2000年起開始受外界注意,2007年曾參加第52屆威尼斯國際藝術展覽。

陳飛

80後中國當代藝術家,山西洪洞縣出生,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曾任職電影美術指導。2007年奪得中國新銳繪畫獎,2009年創作的《熊熊的野心》於去年秋拍會以天價成交,令他更受注目。

INFORMATION

展期:即日起至3月15日

地址:貝浩登畫廊(中環干諾道中50號17/F)

開放時間:11:00am~7:00pm(星期二至六)

查詢電話:3758 2180

網址:www.perrotin.com

數字人生︰Eero Aarnio

4. 作品米柔合了文化、流行、美學與機能4種元素。

9. 9年前推出「The Tree」,贏得多個獎項。

30. 30歲開設自家品牌公司。

51. 成名作「Ball Chair」面世至今51年,仍廣受歡迎。

57. 1957年畢業於芬蘭學府Institute of Industrial Arts。

60. 被封為60年代最受注目的芬蘭設計師。

68. 「Bubble Chair」於1968年推出,把事業推上巔峰。

82. 生於芬蘭,今年已是82歲。

200. 透明座椅作品「Bubble Chair」,載重量達200公斤。

撰文:李潤康

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