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想當然

一班朋友在討論旅遊熱點,有人提議到韓國。友人A一臉不屑:「嘿!又落後、英語差,沒甚麼好玩,兼冇啖好食……」一時之間,將韓國踩得一無是處。本來,筆者想馬上平反,豈料友人B更快:「怎會呀?我剛剛去過,覺得當地相當現代化,應有盡有,雖然英語水平一般,但的確比從前進步得多,至少我在街上問路,便完全沒有問題。」席間的意見竟然如此兩極化,有人便問友人A:「你甚麼時候去過?」他有點靦腆:「20年前……」眾人無言。

內地作家劉瑜早前發表了《超越那些想當然》一文,推介一本探討現代俄羅斯的書籍。原來,很多人也以為俄羅斯還是那個「前蘇聯」:貧窮、保守、骯髒、亂、治安差等。不過,今天的俄羅斯已完全改頭換面,是一個「經濟中等、政治湊合」的國家。對於人們今天仍存在的偏見,作者說:「摘下有色眼鏡觀察他國並不容易,因為我們腦子裏充滿了各種『想當然』……」

人是既主觀又懶惰的動物,對人對事,往往只憑隨手拿來的記憶或經驗來判斷。試想想,當我們為某件事下結論之前,可會真的去做點資料搜集,或向四周的人打聽一下最Update的真相?

事實上,出國旅遊,我們總是聽到「嘩,真的完全不一樣!」比「唓,還是那個舊模樣!」多,因為「變幻原是永恒」,世界都在轉變和進步中。正如劉瑜補充:「也許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我們怎麼看待他國,而是怎樣看待自己。」沒有進步的可能是那個故步自封的自己,仍活在那段「想當年」的日子裏,沒有與時並進。打開心窗,看清這個世界,其實已經不一樣了。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