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經濟之餘,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的糧食及水也出現異象,雖然未至於會引發大規模危機,但價格有機會隨時急飆,影響民生。
由於中國工業生產活動蓬勃,出口貿易增加,造成海運面臨「缺貨櫃」或寧願「空櫃」前往中國,以求趕快載貨等問題。有外媒警告,此舉已造成全球食品貿易出現異常,最危險是令部分食品漲價。
貿易商IM-EX Global物流主管Steve Kranig表示,過去他們每周都會從泰國載運8至10個貨櫃的稻米前往洛杉磯,但現在他們每周只能載運2至3個貨櫃。在製糖產業高踞世界第二的印度,今年1月出口7萬噸糖,只剩下去年的五分之一。
普遍使用於即溶咖啡、世界最大咖啡生產國之一的越南,其第二大咖啡出口商Simexco Dak Lak表示,去年11至12月出口大跌20%以上。世界第二大豆類生產國加拿大,物流商WTC Group也表示,現在載貨的時間從過去的3天縮短至7小時,根本無辦法把所有農作物出口。
此外,由於中國堅持嚴格檢疫冷凍產品,導致世界各地的急凍食品供應鏈備受威脅,疫情反彈也威脅港口勞動力。
受此影響,去年12月白糖價格已衝上3年新高,美國豆類及穀物組織Specialty Soya and Grains Alliance執行董事Eric Wenberg稱,接下來可能輪到對豆腐及豆漿有龐大需求的亞洲地區。國際穀物協會(IGC)官員Arnaud Petit則稱,全球食品漲價或不是全面性,因多數食品依然是散裝貿易,只有透過貨櫃裝載的食品出問題,而且全球經濟大受打擊後,企業可能不太願意將成本轉嫁。
疫情肆虐,使人忽視了糧水危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作為全球最大期貨期權交易市場,投資者通常做石油、木材或鋁等實物交易,但自去年12月起,出現了納斯達克維爾加州水指數(Nasdaq Veles California Index),該指數將加州用水權價格以所謂的「水指數」反映出來。
該所表示,城市和能源供應商能從水期權交易中獲益,因在瀕臨太平洋的加州,水極其缺乏,乾旱和森林大火可以使水價一夜間跳升。
媒體採訪了當地農場主人泰利,認為上述水指數提供了某種前瞻性,例如若遇乾旱危險,他們就可以及時且廉價弄到水。他透露,每逢乾旱,每立方米水價便急升,而利用水期權交易,便可以用今天的價格保障明天的水供應。
然而,有專家警告,水期權交易對消費者來說有嚴重後果,尤其是倫理問題:對人類生存具有如此決定意義的產品,到底可否被允許作為投機產品?
據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現有22億多人得不到潔淨水,擔心情況會因水價投機而更惡劣。當局特別報告員Pedro Arrojo-Agudo稱,水現在也像金、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一樣被拿來交易,是相當令人擔心。
事實上,投機操作隨時導致食品供應危機,例如2008至2010年,對沖基金押注在可可上,相信其價格會漲,果然導致可可豆價格暴增1.5倍。在2007年及2008年,小麥和大豆價格上漲,其中便有金融炒家染指,在多個發展中國家引發饑荒和社會騷亂。
就此,芝交所表示,水期權指數只具有地方性,且交易規模很小,畢竟加州水權大部分牢牢掌握在供應方手上。再者,相關合約統統是金融結算合約,即其流動的不是真正的水,只是錢。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出現投資者囤積巨大水資源,人為導致缺水狀態,以便因為價格上漲而獲利。
中國近期採購美國玉米數量創新高,帶動玉米價格從去年底開始急漲,已令市場專家及農民懷疑,這場升浪還能維持多久。
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合共進口1,130萬公噸玉米,創下新高,其中逾三分之一來自美國;今年1月底美國農業部公布,中國今年又再採購210萬公噸,創下對單一國家銷售的新高。與此同時,國際玉米價格已突破每蒲式耳5.5美元,達到8年高位。
回看中國一向依賴進口大豆作為家畜飼料,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玉米原本是自給自足,但現在又要大量進口,同時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令市場人士質疑中國會否跟日本及南韓一樣,持續從美國大量進口玉米。
事實上,自從兩年前中國爆發嚴重的非洲豬瘟,重創豬農後,就開始大買玉米以重建養豬業。再者,中國政府幾年前停止玉米庫存計劃及最低採購價格後,使玉米栽種量減少。去年中國玉米產量可能較官方公布的2.61億公噸少約四分之一,因東北產區遭遇颱風,又發生乾旱。
農產品貿易商ADM公司指出,目前中國的庫存量可能較公布的數字低許多,未來幾年將進口約2,500萬公噸玉米。
不過,中國一些農民及分析師認為,目前的強勁需求只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若然中美貿易關係依然緊張,且中國玉米庫存恢復,進口可能驟然停止。分析師認為,中國玉米市場緊張,是因部分農民囤積。一些交易商也在收集貨源,目標是價格漲到每公噸2,900元人民幣時再出手。數據指出,目前中國民間交易商至少持有一億公噸玉米,若開始出售,可能推低市場價格。
外資看法則不同,標普指出,由於中國對肉類與牲畜飼料需求持續增長,而內地玉米增產能力有限,因此玉米陷入結構性的短缺,預測2021至2022年中國的進口量將增加到3,000萬至3,200萬公噸。荷蘭合作銀行也看好中國玉米進口前景,預料需求強勁勢頭將持續到2030年。
總結2021年1月,全球產糧大國皆出現不同形式的問題,令糧食價格上漲。其中,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地區天氣形勢依然令人擔憂,大豆供應可能趨緊;俄羅斯正考慮進一步上調小麥出口關稅;阿根廷農業部宣布將在2021年3月1日之前暫停玉米出口,並有可能對小麥出口實施類似禁令,而中國玉米、小麥需求強勁,恐出現供不應求。在大米市場,泰國供應緊張,越南冬春稻米收割工作將於2月或3月初達到高峰,市場等待主季稻米收穫上市。
綜合上述多重因素,推動今年1月國際市場糧食、大豆價格大幅上揚,其中大豆價格升至6年新高,並持續在高位徘徊;越南大米價格飆至9年以來最高水平。
具體數字方面,1月份,由美國商品研究局編制的CRB糧食期貨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大幅上漲,按月升14.09%。在主要市場中,美國硬麥現貨、芝加哥交易所軟紅冬麥期貨月平均價格分別為每噸227美元和238美元,分別按月上漲12.38%和9.68%;至於美國玉米現貨、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1月平均價格分別為每噸189美元和198美元,分別按月上漲15.24%和18.56%。
在大米市場,芝加哥糙米期貨1月平均價格為每噸282美元,上漲2.2%;1月底,泰國破碎率5%大米出口價格為每噸525美元,上漲15美元;越南破碎率5%大米出口價格為每噸508美元,上漲6美元。
在主要市場中,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為每噸498美元,按月大幅上漲15.56%。
傳統糧價趨升,加上肉類對氣候暖化帶來壓力,以植物為原材料的「人造」食物或許更盛行。綜合媒體指,繼「人造肉」後,未來可能出現「人造魚」及「人造蛋」,意味「替代食物」風潮已來臨。
事實上,隨着「人造肉」股份Beyond Meat上市後股價飆升,相關概念早已成為投資市場新目標。英國投資銀行巴克萊曾估計,人造肉銷售額10年內可能達到1,400億美元(約1.09萬億港元),相當於全球肉類產業的10%或目前銷售額的10倍。
更重要的是,疫情推升了相關產業發展,由於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關閉餐廳,民眾只好到超市,在追求健康及嘗試新產品下,帶動「人造肉」需求上升,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大型超市為例,相關品牌產品大增,架上滿布商品。
此外,目前廠商正研發「人造魚」及「人造蛋」,可能再過不久就能在超市貨架上找到。例如美國一家研發「人造魚」廠商Good Catch,以多種豆類混合製造出植物鮪魚;大廠雀巢(Nestle)也開發植物鮪魚罐頭。至於「人造蛋」,包括以「蛋液」形態出售的美國JUST Egg,將綠豆變成蛋,味道質地及顏色都與真正雞蛋相似,且不須擔心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