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投資有所謂基本因素,不少分析員也琅琅上口,以此鑑定某項投資是否抵買。踏入牛年,全球投資格局勢一反常態,皆因疫情顛覆了傳統,刻下新進的基本因素包括:誰先接種最多疫苗、誰有最多勞動人口,以及誰能搶先發展高新科技。世界變了,擁有這些才是贏家!
目前投資者對今年各地廣泛施打疫苗,將帶動經濟復甦感樂觀,有數據顯示,發達地區搶購了全球七成疫苗,意味世界復甦步伐勢不一致。不過,在疫苗施打後,仍須提防主要經濟體的刺激經濟政策可能提前逆轉、甚至出現貨幣戰。
誠然,終結疫情的速度顯然對所有經濟體和金融市場都很重要,市場策略師皆在研究疫苗的相對投放量,以尋找哪個國家能率先達成「群體免疫」(即大約60至70%人口已接種疫苗),這對企業、消費者和市場均具重大意義。
現時以色列施打率領先群雄,英、美在主要經濟體中領先,歐盟則被拋離。有些分析師甚至認為,早前以色列貨幣謝克爾、英鎊兌歐元的匯價出色表現,部分是因疫苗施打初期成功。
德意志銀行指,疫苗接種起步緩慢,意味主要經濟體或要延至今年秋天,才達到群體免疫門檻;較樂觀看法是,若免疫能力最脆弱族群有20至25%接種,最快今季可開始解除防疫封鎖措施。
惟疫苗也是雙刃劍。雖然解封快慢預示着企業和消費何時回歸正常,但也可能促使政府提早收回救市政策,繼而使股、債形勢更複雜。因經濟最早反彈的國家可能率先重燃通脹,央行不得不逐步收水。事實上,目前市場一面倒看淡美元的主因之一,就是預期美國將比歐元區及日本更能成功推高通脹,且美國聯儲局承諾能容忍通脹超過目標更長一段時間,意味會削弱匯價,市場因而擔心疫後會爆發貨幣戰。
除了疫苗爭奪戰外,綜合經濟學家警告,即使是大致安然度過疫情的國家,也將面臨持久的經濟挑戰,主因是全球技術移民人數銳減,將打擊工作年齡人口增長。
據經合組織(OECD)資料,這次危機已使過去10年世界各地移民人數穩定上升的趨勢戛然而止。據少數國家已發布的去年數據顯示,流入富裕國家的移民數目按年跌幅小則30%,大則70%或80%,例如澳洲、新西蘭等幾乎完全封鎖邊境的國家,跌得最厲害。
OECD指,近來多國仍實施邊境管制,使2021年形勢將仍異於往常。除非疫情迅速改善,否則情況可能與2020年無甚分別。移民人數銳減,對依賴移民補足人力缺口、維繫勞動力增長、支持教育和抵銷人口老化財政負擔的國家,將造成持久影響。
舉例來說,澳洲和新西蘭人口增長一直是驅動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動力,移民人數淨增長又是人口增加主因。然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即使移民人數在2024年前回升到疫情前,澳洲、新西蘭工作年齡人口以中位數來看,也將分別萎縮2%和2.8%,相當於GDP失去1.2%和1.7%。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認為,基於移民人口因素,澳洲經濟不太可能重返疫情前軌道,這是「防疫成功要付出的代價」。澳洲央行也指,2020至2021年度澳洲人口增長將降到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來最低,「若人口增長比疫情前明顯減緩,經濟軌迹也會改變」。
依賴移民抵銷財政壓力的人口老化國家也會受衝擊。舉例來說,疫情爆發、移民減緩、死亡率提高和出生率降低,使德國2020年首見10年以來人口萎縮。長此下去,稅基也將隨着工作年齡人口一併萎縮,成為長線投資者主要考慮因素。
「新興市場之父」、著名投資者麥樸思也表示,看好新興國家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平均年齡低於發達國家。他補充指,在其投資組合中,印度佔比最高,其次是巴西及中國。
除了疫苗及人口「疫」變外,全球也要找出疫後的經濟增長亮點,才能抵銷債台高築。目前世界多數國家雖然還未完全實行第五代無線通訊技術(5G),但美國與中國等地區已開始布局6G,儼如下一場「軍備競賽」。
綜合媒體報道,各國企業與政府都重注6G,力拚開發及專利權,成為下場「工業革命」的最大贏家。儘管6G至少仍須10年時間才可能風行,但爭奪戰已加劇。諾基亞(Nokia)表示,努力部署6G相當重要,某種程度上已成為競賽,這需要一大批研究人員來維持競爭力。
再者,雖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創華為,但是仍然無法阻止中國成為5G龍頭。華為在全球設備市場市佔率仍較其他5G設備商為大。因此,發展6G將為美國帶來反先機會,以收復科技領域的失地。
據悉,該國已開展行動,美國電訊產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去年10月成立Next G聯盟,目的是推動北美在6G取得領先地位,聯盟成員包括蘋果公司(Apple Inc.)、AT&T、高通、三星電子等巨企,就是沒有華為。
中國也不示弱,持續開發6G技術,去年11月發射一枚通訊衞星,以測試可能用來傳輸6G信號的無線電波。有媒體報道,華為已在加拿大當地設立6G研究中心;中興通訊(00763)亦與中國聯通(香港)聯手開發這項技術。
看來,未來投資重心始終離不開中美,尤其是科技及相關原材料產業,不少大行預言「商品超級周期」已到,看來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