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扣稅門檻惹爭議 保證回報佔比憂太高

香港退休保障需求愈來愈大,為鼓勵私營年金市場發展,政府提出初步扣稅指引建議,不過保險業界指,扣稅建議中所要求的保證回報佔比門檻太高,反建議當局應讓該佔比與滾存年期掛鈎隨年遞減。

一般而言,延期年金可理解作「在職時先供款、退休後收錢」的投資工具,保險公司接取投保人供款後會作投資以滾大回報。受益人退休後,保險公司每月向其派發的「入息」可分為保證及非保證部分。而根據政府初步建議,獲退稅資格的延期年金,其保證回報於整體回報中之佔比不可低於70%。

保聯倡與滾存年期掛鈎

保險業聯會壽險總會委員歐之珊表示,業界冀年金保證回報佔比可與滾存年期掛鈎,即是當滾存年期愈久,保證回報佔比可相應下調,這可讓保險業界有更大自由度作更進取投資。

她解釋,若市民愈接近退休年齡投保年金,滾存生息年期愈短,保險公司愈偏向債券等保守投資,可提供的保證回報佔比亦較高;相反,愈年輕時投保,供款滾存年期較長,保險公司可作更進取投資爭取更理想回報,保證回報佔比便應可相應下調。

投資年期愈長,其回報理論上亦應較理想。她強調,滾存年期較長的年金產品保證回報部分佔比下降,並不代表整體的內部回報率減少。

該會並已向政府表明,年金保證回報部分佔比至少70%要求,或令業界無法提供累積年期長達十年的年金產品,有違鼓勵市民盡早為退休準備原意。

不過,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指,年金原意為確保長者生活質素,因此應有低風險及高保證回報的特點,而目前市面上不乏非保證及高回報選擇。

專家料險企可「計掂數」

至於保險公司會否略為下調年金的預期回報率,令保證部分佔比變相提高以符合退稅資格,財務及職業諮詢機構美世健康福利及強積金業務部總經理王玉麟認為,保險公司需顧及產品競爭性,故不會貿然下調預期回報率,料即使當局指引堅持保證部分佔比達70%的門檻,相信保險公司仍有方法「計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