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名義上已消滅通縮,惟長期經濟低迷使商界和消費者的通縮心態揮之不去,企業不願提高員工薪酬,無法提振普羅大眾消費力,並形成惡性循環,便利店行業是最佳的縮影,寧願投資自動化技術以解決嚴重的勞工短缺,這短期而言令日本央行更加頭痛,但長遠或有助增長。
日本央行指出,企業抗拒將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是當地實施多年超寬鬆貨幣政策,通脹仍處2%目標之下的原因,當局亦不斷呼籲企業加薪以刺激通脹。
不過,在兵庫縣經營一家FamilyMart特許經營便利店的酒井孝典,一星期有四天要當通宵更,原因是負擔不起支付給工資較高的通宵更員工,更透露自己十三年來無放過一天真正的假期。酒井並指,若以加價方式抵銷加薪影響,對物價穩定習以為常的顧客恐會轉往鄰近的便利店,而愈來愈多便利店日益無利可圖。
美銀美林日本經濟主管Izumi Devalier表示,難以估計當地企業何時停止把所有成本上升照單全收,若要一個短答案,就是當通縮心態出現改變。
這個日子可能即將來臨,因為日本現時失業率降至2.4%,勞動市場十分緊張,令工資和物價開始呈向上。美銀美林最近報告指出,日本在職人士開始獲得更多待遇較佳的全職職位。
日本大城市如東京和大阪的便利店,近年已開始招攬外勞、家庭主婦,以及長者以填補員工空缺。現時大型便利店集團包括FamilyMart、Seven & i及Lawson更大舉投資自動化和其他節省勞動力的措施,來抵銷加薪影響。
日本5大便利店經營商正與經濟產業省合作,目標在二○二五年前引入電子標籤在全部達貨值1,000億美元的產品上,能夠自動標價和改善物流動管理。今年二月,FamilyMart在經濟產業省總部地庫的便利店引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標籤及無人收銀機,作有限度測試,讓員工以新科技購買飯團、三文治和飲品。
Jefferies分析員Michael Allen認為,便利店投資自動化的短期效益有限,即使安裝設備減省收銀員,亦要有工作人員教導顧客使用,因此效益多年後才會顯現。
若科技最終能夠提升日本生產力,特別是佔經濟比重愈來愈大的服務業,企業便可以不打擊盈利的情況下加薪,促進消費和通脹達標將指日可待,尤其是日本人口萎縮,意味自動化對職位的衝擊不及其他人口增長的國家。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較早前在國會上表示,日本面臨迅速的人口老化及就業人口下降,這情況下只能靠提升勞工生產力推動中、長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