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自亞當史密斯於一七七六年為經濟學寫下奠基之作《國富論》至今約二百四十年。從最初着眼生產與分工、市場的功能、收入分配、國家經濟發展、貿易等,慢慢地發展成一門以「個人選擇」為基礎去分析各種人類行為的學科,並在其他社會科學範疇,如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和政治學等作出了貢獻。
多年前的一天,我和兩位老師在討論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服務的安排。過了大半天,兩位老師仍各不相讓,氣氛緊張,但突然沉靜了!原來兩位老師發現了彼此有一處大不同:一位認為人生而平等,在醫療服務的安排亦應一樣;另一位則相信這應與支付能力掛鈎。沉默過後,雙方試圖說服對方,邊說邊笑邊搖頭,明顯未能成功,但之前唇槍舌劍的氣氛已不見。
經濟學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地把「實證」與「非實證」的問題區分,「實證性」即是能以客觀觀察和數據去判別對與錯。例如,在醫療保險保障下,消費者會不會因不用付全額費用而使用更多的醫療服務是一個「實證性」問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意見,但通過收集擁有醫療保險和沒有醫療保險兩種消費者對醫療服務需求數量的數據並作出比較,我們就可以判別不同意見的對錯。
可是,「人是否生而平等」卻是「非實證」問題,不能用客觀觀察和數據去判斷。把問題區分為「實證性」與「非實證性」並不是說「非實證」問題不重要,只因這兩類問題本質上有別,在討論時要作區分,討論的方法亦不一樣。個人認為在討論「實證」問題時要忠於事實,據理力爭;但在討論「非實證」問題時應盡力尋找導致不同意見的原因,保持開放。
除了「實證」外,經濟學另一被人「詬病」的特點是堅持不同的人類行為應該放在同一「框架」下進行分析,而這「框架」就是人在面對選擇時都能毫不「糊塗」地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一項,簡稱「理性選擇」。以「羊群效應」作例子,一般投資「跟風」買入一隻股票可以被認為是「糊塗」的。不過經濟學試圖在「理性選擇」這框框下去分析它。因投資者之間擁有的資訊可以大不相同,一般投資者因此認定可能擁有更多有用投資資訊的投資者為「領頭羊」。當領頭羊買入一隻股票時當然是無寶不落,一般投資者也「跟風」買入。
從上述可見「跟風」可以被理解為「糊塗」,亦可是「理性」。經濟學選擇了「理性」,更重要的是經濟學堅持分析人類行為亦須一致地以「理性選擇」作前提,絕不能有時說人類是「理性」,但有時卻是「糊塗」。
以後我希望能深入淺出,與大家分享以經濟學看世界的樂趣。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客席助理教授,自小喜歡經濟,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亞特蘭大和北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稅務顧問,並曾在香港任職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