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惠利率(P)即銀行根據資金成本加上若干息差,成為向最優質客戶提供的貸款息率。香港和美國同樣擁有P,但歷史背景和機制大相逕庭,金融界人士形容,低於P的按息出現後,港元P已不再代表最低貸款息率,現時各銀行亦有就離岸人民幣推出P,但只處於起步階段。
九十年代,香港銀行間仍有利率協議,P屬統一定價,是名副其實的最優惠利率。惟利率協議取消後,P一般分為兩級,滙豐、恒生(00011)及中銀香港(02388)的「細P」水平,較其他銀行的「大P」低25點子,如現時三大行的P為5厘,其他銀行為5.25厘。○八年時銀行對減息意見分歧,曾現短暫的「3P」現象。金融海嘯前,港銀的P普遍高於銀行同業拆息(Hibor)約200至300點子。
金融界人士稱,美國在金融海嘯前,P的定價由30家美國最大的銀行報價決定,海嘯後則改良其機制至10家最大的美國銀行決定,當其中7家調整P,負責報價機構則按例會更改P的定價。至於貸款機構與借款人則可自行決定貸款利率以P定價或個別銀行的P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