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唸歷史出身,從事教學工作多年,深信這年頭要制訂中學歷史科課程,原則應是「寧讓學生罵,不怕讓學生知」。近日,初中的中史科修訂課程,內容避談一九六七年香港暴動,課程設計者刻意迴避,反倒會欲蓋彌彰,是智者所不取也。
在課程中即使如實教授六七暴動,我敢相信大部分學生聽了,也不過是如風過耳,不會特別留意,也不會大幅度加深對中共的反感。畢竟,文化大革命是狂飆的年頭,也是非理性的時代,即使有些事做得過分,大家也會明白個中原因,年輕一輩未必會太在意。他們真正關心的,恐怕主要還是老師在下次測驗、考試會否在這部分出題而已,天下本來是無事的。
如今倒好,歷史課程有意迴避六七暴動的問題給炒熱了,若正式教授這課題,學生還未必真感興趣,你有意將這段歷史壓下去,反倒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此事的好奇心。未知課程設計者可明白,現在時代不同了,是網絡資訊空前發達的年頭。學子們一聽到官方想淡化六七暴動歷史,這一秒鐘聽到消息,下一秒鐘已經可以拿起手機,按動螢幕,打下關鍵字,五秒鐘內,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六七暴動的資訊便會洶湧而出,整個過程巨細無遺,你想看多少就有多少。
雖然講的是歷史科,但課程設計者的思想可不能永遠活在歷史之中,以為還處於日本軍國主義或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年頭,在上位者只要想淡化某段歷史,便當真淡化得了。當代資訊發達,不少年輕人又特別反叛,很多事不禁猶可,愈禁反倒愈繁,結果是適得其反。況且,在課程中講授一個政權的歷史錯誤,不一定會讓學生對現政權反感。歷史科從無避談英國、日本侵華的惡行,但香港年輕一代也不見得會對英、日特別反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