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建堆填闖關難 得過且過遺禍患

香港垃圾為患,堆填區瀕臨爆滿,港府無計可施,只能獨沽一味擴建堆填區,為了減少阻力,當局拋出所謂改善及補償方案,希望獲得立法會開放綠燈。然而,面對社會上強烈的反對聲音,這個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實在令人懷疑。

當局聲稱將軍澳、打鼓嶺及屯門三個堆填區將分別於兩至六年內爆滿,擴建是唯一出路,因此決定強行闖關,下周三交立法會表決撥款申請。其中爭議最大的將軍澳堆填區,當局將會推行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只接收建築廢物、縮短運作時間、進出車輛減半至每日五百架次、增加海路運送等。

擴建堆填區並不是甚麼新鮮事,當年港府亦曾計劃擴建將軍澳堆填區,並將部分郊野公園劃進去,結果被立法會否決。今次舊調重彈,社會反對聲音依然強烈,即使當局拋出改善方案,以及獲得部分建制派議員護航,也未必能夠順利過關。尤其是將軍澳堆填區靠近民居,居民長年累月受臭氣影響,受垃圾車滋擾,早已忍無可忍,當局只是以小修小補的改善方案敷衍民意,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遑論獲得支持。

當然,如何處理愈來愈多的廢物,確實是一個棘手的難題,但問題不是今天才有,而是存在已久,為甚麼當局一直沒有想辦法解決,直至堆填區即將爆滿才臨急抱佛腳呢?難道除了擴建堆填區就沒有其他辦法嗎?前朝政府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除了開出興建焚化爐及擴建堆填區等空頭支票外,從來沒有認真對待處理廢物問題;而現屆政府上任後,亦只懂得蕭規曹隨,見步行步,根本拿不出其他辦法,所謂「穩中求變」,不知從何談起。

港府高官一味警告若擴建堆填區計劃不獲通過,香港將會出現垃圾圍城的後果。其實,如果當局沒有其他處理廢物的辦法,即使擴建堆填區計劃過關,亦只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眾所周知,香港地方有限,而垃圾增長則無限,惟有多管齊下包括興建焚化設施,方可長遠解決廢物處理問題。當局絞盡腦汁擴建堆填區,甚至不惜出到利誘這一招,說穿了只是拖延問題,怕只怕拖得過初一,拖不過十五,擴建後的堆填區亦有爆滿一日,到時當局又怎麼辦呢?難道繼續擴建?

兩害相權取其輕,堆填也好,焚化也罷,都是厭惡性設施,都會遇到地區阻力,關鍵是當局如何取捨。相比之下,擴建堆填區只能暫解燃眉之急,興建焚化爐才是長遠之計,如果當局一遇反對即退縮,一遇反對即跪低,垃圾圍城只是遲早的事。歸根究柢,處理垃圾必須多管齊下,由源頭減廢到廢物回收,由循環再用到垃圾焚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當局多年來空談環保,到頭來一事無成,連最基本的垃圾分類及廢物回收也做不好,一味擴建堆填區,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債留子孫,遺禍後代。